民主進步黨今(12)日舉行第十二屆第六十五次中常會,會中特別邀請到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與前立委林濁水,分別就中國與國民黨的「一法二公報」效應,及林前立委的新書「拆解馬蕭財經神話」提出報告。
謝長廷主席因選舉行程繁忙,特別請葉菊蘭中常委代為主持今日常會,針對陳明通主委與林濁水前立委的報告,謝主席預先裁示:
2005年3月14日中國發佈「反分裂國家法」後,國內外輿論同仇敵愾譴責反對中國霸權,我們卻看到連戰先生和宋楚瑜先生「搶頭香」、相繼訪問中國,還簽訂「連胡公報」、「宋胡公報」,為北京「一個中國原則」的「92共識」背書,從條文對照分析,完全是呼應反分裂國家法,成為中國反宣傳的最好樣板。
馬先生早在2005年7月17日致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將依循連胡會五點共同願景,為連胡公報背書。因此,未來一旦當選就必定會落實「一法兩公報」的內涵。最好的證據就是兩岸「開放時間表」,未談判就先亮底牌,顯然已經接受連胡兩公報為政治協商的前提。當然,這中間是否有對價交換關係,也值得進一步推敲。
「反分裂國家法」對台灣造成極大的傷害,近三年來,中國以強化軍事準備為由,急遽擴充軍費與軍事部署,中國人大今年3月公佈的國防預算為4,177億6,900萬人民幣,成長幅度達17.6%。共軍作戰兵力更有三分之ㄧ對準台灣、對台飛彈部署更已增至千枚以上。「反分裂國家法」通過後,中國對台外交打壓事例已超過120起。
馬先生早已致電中共追認「連胡公報」的結論,為「國共論壇」的共識背書,因此,「一法兩公報」與「國共經貿論壇」、「國共農業論壇」出賣台灣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加速台灣經濟依賴中國、建立兩岸共同市場,還誤導農業西進中國,重創台灣農漁業。馬先生說「不會出賣台灣只會出賣農產品到中國」,但現在對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節節升高,2006年逆差1.3億美元,2007年已經高達2.8億美元。
國民黨早已投入近兩千億新台幣至中國成立農業合作園區,移植台灣的資金和技術,但台灣農漁民沒賺到中國的錢,中國不僅移植、複製台灣的經驗技術,台灣種苗也大量外流。中國仿冒台灣農產品,還「搶註冊商標」,像阿里山高山茶、凍頂烏龍茶、玉井芒果、屏東黑珍珠、新竹米粉等。一旦以一中市場的目標開放台灣市場,將對台灣農業造成致命的打擊,使台灣農漁業陷入萬劫不復的絕境。
「一法兩公報」威脅台灣主權安全、扭曲台灣民主政治、破壞台灣幸福經濟。換言之,北京是以「反分裂國家法」作為前提,以「連胡」、「宋胡」兩公報為架構,並以「國共合作」與「一黨獨大」作為過程,最後以「兩岸一中市場」或「經濟一中」達到「政治一中」的結果。因此,「一法兩公報」就是台灣人民命運的鎖鏈,鎖住了自由、民主、幸福、尊嚴與未來,因此唯有透過「入聯保台灣」、「民主強制衡」、「幸福找經濟」才能打破「一法兩公報」的架構,才能掙脫命運的鎖鏈。
此外,對於林濁水先生的新書「拆解馬蕭財經神話」,謝主席提出以下裁示:
馬先生的經濟政策有三大主軸,包括「愛台十二大建設」、「產業再造」及「全球連結」,不過卻經不起檢驗,所謂「活水經濟」,對內抄襲本黨政見,對外依附中國市場,根本就是「破產經濟」債留子孫。所謂的「亞太營運中心」或是現在的「兩岸共同市場」,都是依附中國、將台灣香港化,欠缺台灣主體性,「一中市場」一旦形成,台灣經濟沒有明天。
馬先生規劃「愛台十二建設」,錢從那裡來始終說不清楚,如果要投資4兆元,未來稅收每年要增加15%至20%,是以經濟成長率6%來計算,每年稅收也只能增加4.4%,無法兌現其政見。
其次,當年十大建設正值國際能源危機,國內物價漲到13%,馬先生推動愛台12建設,以目前國際原油和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的情形,現在物價漲幅民間已經受不了,未來物價漲幅(估計物價平均上漲率將提高到2.7%)將會更嚴重。
同時,投資4兆元將迫使高物價時代來臨,如果所得未能同步成長,人民的實質所得反而減少,每個人平均負債11萬元,每個家庭要負擔40萬元,增加國庫負擔,導致國家財政破產。所以,當前政策首要平穩物價,創造就業機會,積極提升勞動價值,以達成幸福經濟。
過去國民黨的經濟轉型錯誤,不重視創新研發,採取代工策略,「以硬代軟」,我們執政後推動「知識經濟」,重視「創新研發、品牌行銷」,我們經濟轉型策略成功,006688吸引台商回流、設立研發中心、自創品牌,創造了鮭魚返鄉潮。馬先生競選時才提出「產業再造」承諾,有點晚但我們樂見馬先生跟進我們的轉型策略。
馬先生提出「全球連結」,但卻是以「依附中國」為前提。1995年蕭先生提出的「亞太營運中心」,就是以貿易服務業為主,作為中國門戶的「台灣香港化」,實際上仍然是區塊經濟,不符合全球佈局的概念。馬先生辯說「兩岸共同市場」是長遠的目標,可以看出來馬先生的經濟政策本質是「畫餅充饑」。香港夢最後還是夢一場。
最近我們談了很多「一中市場」的問題,這裡可以再補充一點,就是馬先生的政見根本無法縮小貧富差距,反而是加速擴大貧富差距。如果50萬中國勞工來台,貧富差距將從現在的(五等分位)6倍多提升為19倍多,比現狀嚴重三倍。「一中市場」不僅無法解決M型社會問題,只會讓中產階級大量消失,製造更多新貧階級。
我們的「幸福經濟」不只注重GDP的成長,或是每一個國民所得的成長,我們講的幸福經濟是我過去提過的黃金三角,等邊的黃金三角型。等邊是經濟發展、社會公義,底邊是環境的永續。我們要解決失業、物價、債務、無殼等問題;具體來說,我們經濟政策有七點主要主張:
1. 發展重點產業
2. 活化製造業,促進充分就業
3. 建構有競爭力的租稅制度
4. 強化我們的資本市場
5. 轉型與觀光
6. 擴大內需 解決人民需求
7. 兼顧台灣主體性和開放性的兩岸經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