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一月,伊拉克開始入侵科威特。在這之前,國際政治熱烈地討論正在東歐進行的改革,或是南非即將出現重組新政府的可能性。可是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改變了整個國際社會的焦點。西方國家組成結盟,迅速的組織和平部隊,挺進科威特。而在戰亂鋒火中,科威特死傷無數的平民百姓,強姦至死的婦女屍體,成堆成堆地在科威特人的歷史中,恪下難以忘懷的記憶。
過去二週,台灣突然成為國際社會的焦點。從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哥倫比亞電視廣播系統(CBS)等都報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武力恫嚇台灣的新聞和社論。美國國防部更成立了處理台海危機的特別任務小組(Task
Force)。他們共同的呼籲及認識是:猶豫不決是危險的。儘管他們不認為台海的局勢會如科威特般情勢失控,但是從美國國務院、國會到媒體均一致同意,台海已成為亞洲首要安全問題。
可是過去幾個星期以來,我們的政府做了什麼?
當其它國家為了台海危機成立跨部會特別任務小組時,我們的政府為二千一百萬人的生存權做了什麼?
當台灣面臨八二三砲戰以來最嚴重的軍事威脅時,我們的領導者在做什麼?
當美國媒體盛傳,中共可能以封鎖無人島,等於變相挾持我國駐軍為人質時,台灣政府又採取了什麼對策?
翻翻這幾天的報紙,李登輝先生總共主要做了兩件事:
(一)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與發展,是一個事實,不會因為任何威脅恐嚇而改變」;
(二)公佈民調,顯示中共威嚇的效應,將刺激更多支持民進黨選民投向李登輝。
李先生無視於國家危機,反而把它看成是他個人權力的轉機。我們不能同意他以空洞的口號應對實質的戰爭威脅,我們更不能接受他為了個人的競選,而置二千一百萬人生存權於不顧的不負責任態度。
民主進步黨在此沈痛而嚴肅地提出呼籲,我們希望執政黨的政策必須以二千一百萬人的生存權為最高優先,在這個危機時代,我們需要危機政府,以處理「新的政治形勢」。我們認為面對重大的國家危機,立法院內的三黨一盟應立即召開朝
野政黨協商會議。在此會議中,政府至少必須做到下列幾點:
1.建立處理危機局勢的跨部會、跨政黨國家機制。我們認為李登輝先生不能再以一黨之私或一人之私,面對危難。我們期待李先生所領導的政府體制,必須立刻停止無謂的遙遠的「戰鬥吶喊」,務實地面對兩岸一觸即發的戰爭局面,組成跨黨派的「新政府體制」。凝聚全國的共識,以免國家內部因為權力的競爭角逐而引發兩岸情勢進一步緊張陷入失控。這個「新政府體制」,必須嚴肅地面對(1)包括國內經濟、股票市場、資金外流等問題;(2)國際社會對台海局勢介入及支援的評估;(3)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以何種軍事模式,對台灣施加壓力;如果發生封鎖孤島事件時,台灣該事先如何防範?台灣事後又如何處理?
2.將台海情勢清楚地告知民眾,使得民眾面對危機時,其社會心理不至於崩潰,而成為國家領導者處理國家危機時,不可控制的負擔。我們認為光是由國防部發佈簡單的軍情新聞是不夠的,李先生必須在主要的媒體,尤其是透過電視網路充分的向民眾闡述政府面對危機情勢的處理原則,李先生及行政院相關部會必須徹底的拋棄「愚民喊話」的兩岸政策,大幅度的修改長期以來統治者與民間社會的互動。人民在戰爭時期,該是政府的後盾,而非台海危機的一項不可預測的變數。
人類的史料顯示,許多戰爭是逐步形成的。發動戰爭的未必有全面作戰的準備,而引發戰爭的因素與領導者危機處理的能力,有莫大的關係。
過去民進黨與國民黨長期的對抗,但是在這個國家危急的時刻,我們並不願意只是以政治競爭者的角色批判凸顯李先生能力的不足,民進黨願意與國民黨及其它政黨共同處理這個有史以來國家最危難的時刻。我們和其它政黨彼此之間或許有著國家認同的差別,或許我們的支持群眾也曾經在街頭上揮拳相向,但是我們相信在這個二千一百萬人生存的關鍵時刻,我們會告訴全體台灣人民,民進黨有力量也有信心,相信台灣各政黨及民眾可以在此時互相妥協、自信地為了大局做出讓步,因為如果我們軟弱地再互相攻擊,而不願共同面對國家危機,我們就看不到我們的力量,也更看不到我們可以有什麼選擇。
誠摯地期待國民黨,為了國家,為了整體二千一百萬人,不要容許中共有一個可以以武力決定台灣國家方向的幻想。
讓我們從建立一個全民共治的危機政府做起吧。
我們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