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民主的道路上,台灣一直面臨著幾個重大的議題。我們如何彌平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族群對立,凝塑一個新的台灣人意識?我們如何面對來自中國政權以軍事威脅、國際孤立方式持續造成的台灣國家安全危機?而台灣如何從一個一黨獨大的威權體制,真正走向政黨輪替的民主體制?半個世紀以來控制著台灣選舉政治的派系黑金,隨著台灣政體的轉型,更從地方延伸盤據了整個國家機器,我們又如和擺脫這個夢饜?
民主進步黨面對台灣這些歷史難題,認為口號只是空洞的宣示,唯有落實地結合國內各主要政治勢力,形成大改革、大聯合的新政府,才能讓我們的國家在內憂外患下順利轉型。過去幾個月來,民進黨為了促成「新政府」的出現,一再以「黨對黨」及「政策合作」兩大原則,為台灣的更進一步的民主政治和新國家體制持續努力。
然而此次歷史性大選之後,民進黨更深刻體驗到只有更堅實茁壯的反對黨,台灣「新政府」的歷史契機,才可能出現。我們提出的「新政府」,在執政的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心態下,卻成了瓦解反對黨的政治策略。執政黨看不到民進黨與台灣社會結束族群對立、凝聚新台灣人意識的沈痛呼聲,聽不到承擔國家安全危機,解除黑金政治的歷史責任要求。龐大的選票淹沒了國民黨這些歷史認識,民進黨中常會必須清楚且沈痛的指出,由於國民黨習於一黨主政,拒絕大改革、大聯合的新政府出現,本黨將持續堅守立場,嚴禁個別黨員入閣,本黨也不與國民黨討論兩黨聯合內閣。
民進黨今後將致力於對整個黨體制、路線及結構,做更大的革新,為新的歷史責任和台灣人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