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一行近廿人,今(9)日上午拜訪民進黨蔡英文主席。聯盟理事長顧忠華說公督盟樂見朝野兩黨主席辯論,但擔心民眾不清楚ECFA相關資訊,恐影響公眾參與和政策辯論的效果。公督盟認為兩岸政策攸關台灣發展,理應依民主原則由國會實質監督,希望朝野兩黨繼續推動國會設置兩岸事務監督小組。
黨主席蔡英文回應說,馬總統二○○八年開始說簽ECFA「勢在必行」、「一定要簽」,但連國民黨立委都不曾從行政部門取得簽訂的規劃內容和評估基礎。蔡主席說,人民完全不知道馬總統的決策過程和其仰賴的資訊基礎,第一時間聽到的就是決策好了,而且簽約「勢在必行」、「愈快愈好」。蔡英文說,她看到報導說簽ECFA是「唯一選項」,令人懷疑我們還是不是民主社會?畢竟民主社會應是充分討論和參與,而不是所謂唯一選項這種說法。
顧忠華開玩笑稱,如果行政部門不願提供資訊,不知道蔡主席「是否乾脆把眼睛矇起來」,代表人民根本不清楚ECFA的內容,彷彿盲目地在辯論。他強調,談判固然有保密的必要,但政府也有資訊公開的責任,尤其透過管道提供人民資訊,能消除外界各種疑慮。公督盟期待辯論雙方展現誠意,「把所有資訊放在桌子上面,讓全民共同檢驗」,這樣彰顯資訊公開、參與決策,否則沒有同等資訊,令人懷疑辯論該如何進行。
蔡主席說,沒資訊有沒資訊的辯論方式,她會盡力而為,只是社會體會到在野黨主席是處於資訊劣勢下辯論。她還說,因為資訊不對等,民進黨辯論上有先天的弱勢,因此希望執政部門提供一些資訊,讓辯論更聚焦,以免因資訊基礎不對等,致辯論流於形式,沒想到總統似乎對這種請求不太高興,將這種請求定位成「小動作」,令人失望。
蔡主席回應稱,馬總統日前與外國視訊連線時說是他主動要求辯論,這與大家知道的事實有所差距。事實上是民進黨一直要求辯論,不要按照國民黨的傳統即所謂坐下來泡茶的雙英會。民進黨在國會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無法發揮有效監督的力量,民進黨出於無奈而要求辯論,希望總統辯論時說清楚ECFA的內容和影響。她說,如果府方不提供資訊,也請告訴大家理由,民進黨也會提出相對的看法,供人民做最後的選擇。
她還說,如果行政部門覺得七百個清單的內容太敏感,至少也該讓民眾知道被列或不被列為清單的標準為何,以及對岸的要求是什麼。
顧忠華說,公督盟由四十幾個民間社團組成,代表三百多個團體,因為近來兩岸簽訂許多協議,還有四百多條行政命令自動生效,令人擔心國會喪失應有的監督功能。事實上公督盟為了ECFA拜訪過國、民兩黨立院黨團,希望兩岸協議能受國會實質審查。他還說,馬總統與美國學者視訊會議時,很多學者也關心民主程序和兩岸協議的公開透明化,因此除了兩黨主席辯論,公督盟希望國會有一連串辯論或公聽會,滿足人民知的權利也符合民主程序。
蔡主席回應,民進黨立院黨團曾提出「台灣與中國締結協議處理條例」,和「中國人投資條例」等法案,但前者在立院程序委員會被擋50次,後者也已經被擋了24次。兩岸關係台灣深遠發展,她希望全民討論和參與此事,尤其台灣人民素養高、社會成熟,兩千三百萬人也是適合公投的規模,公投過程也能促請行政部門公開資訊,澄清疑點,公投也是化解對立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