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第六次江陳會協議簽署在即,民主進步黨民調中心主任陳俊麟今(21)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對於過去江陳會所簽訂的協議,如「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兩岸食品安全協議」,多數民眾認為實質結果與預期效果有相當的落差。對於本次江陳會所要談的「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中的中藥材管理部份,同樣對中國的管理水準不抱持信心。對於即將要成立的經合會,高達八成四民眾認為經合會所做決議必須受到國會監督。此外,超過六成民眾認為這次江陳會的維安工作太超過。
陳俊麟表示,去年江陳會簽訂「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要將逃往中國的重大的經濟及刑事罪犯遣返回台灣接受審判。針對這項協議,44.6%民眾認為這項協議沒有達到原本預期的效果,34.0%民眾認為有達到。其中63.5%的泛綠支持者及43.3%的中間選民認為沒達到原本預期的效果,泛藍支持者中有50.6%認為有達到,33.1%認為沒有達到。
陳俊麟進一步指出,前年江陳會簽訂「兩岸食品安全協議」,來管理中國的黑心產品和保障台灣民眾的食品安全。針對這項協議,63.9%民眾認為這項協議沒有達到原本預期的效果,24.8%民眾認為有達到。其中,81.1%的泛綠支持者、53.3%的泛藍支持者及64.3%的中間選民均認為這項協議沒有達到原本預期的效果。
另針對第六次江陳會要簽定的「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規定要從「源頭管理」中國的中藥材。陳俊麟表示,有高達87.6%民眾對於由中國把關中藥材安全的能力沒有信心。其中,96.8%的泛綠支持者、82.0%的泛藍支持者及88.6%的中間選民均沒有信心。
民進黨發言人鄭文燦也提到,對於中國中藥源頭管理檢驗,台灣中藥界也憂心中藥出口遭部分檢驗機構壟斷,進而操作市場價格,對於台灣相當不利。因此,我們認為「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應設防弊條款,未來落實源頭管理時不致讓少數機構壟斷,以維持市場開放性。
此外,高達84.4民眾認為經合會做出的決議內容應受到國會監督,僅8.0%民眾認為不需要。陳俊麟指出,其中85.1%的泛綠支持者、85.2%的泛藍支持者及88.1%的中間選民均認為經合會決議應受到國會監督。
有關這次江陳會的維安工作,警方預計將在三天內投入二千五百名人次的警力,陳俊麟說,有61.6%民眾認為這樣的維安規格太誇張,僅30.9%民眾認為維安規格是適當的。其中,88.0%的泛綠支持者及64.3%的中間選民均認為維安規格太誇張。泛藍支持者中有42.7%認為維安規格太誇張,51.5%認為維安規格是適當的。
這份民調是20日晚間透過電話尾數二碼,隨機抽樣訪問20歲以上具投票權公民完成。有效樣本數665個,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9%,並根據年齡、性別和戶籍加權。
此外,發言人鄭文燦表示,檢視過去五次江陳會兩岸十四項協議的效益,實被過份誇大,眾多攸關民眾權益事項,均未能達成協議。他指出缺失如下:
-
重要協議該簽未簽:
1.「兩岸投資保障協議」是台商真正引頸盼望的重要協議,兩岸卻未能達成協議,馬政府必須承諾於第七次江陳會順利簽署,對於台商人身安全、投資權益保障,至今無具體措施。
2.兩岸租稅協議破局一年多以來,協商進度依然緩慢,台商一隻牛被剝兩層皮的情況依然無解。
-
空有協議沒有保障:
1.兩岸已直航兩年多,但兩岸航空仍是「不平等待遇」,台灣未獲得最重要的「延遠權」,不但兩岸航線淪為一中化,台灣航班無法經由中國飛往歐洲等其他國家,台灣也因此喪失許多商機。
2.兩岸直航票價依然居高不下,且台灣航空班機時段較差,常為「紅眼航班」。
3.兩岸食品安全協議簽署迄今已兩年,十二家三聚氰氨受害廠商依然求償無門。有的業者因影響名譽而關門大吉,更有業者因中國製造商三鹿、都慶早已完成破產切割,只好改向國內進口商提告,以保債權。
4.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也不見中國落實誠意,陳由豪、王玉雲、曾正仁等重大經濟通緝犯仍未遣送回台。
-
架空國會監督權力:
兩岸協商採取密室協商、黑箱作業。十四項協議裡的十二項,也都限期自動生效;另兩項雖須立院審議,執政黨卻挾席次優勢,不准逐條檢視,也非實質監督。
-
利多承諾跳票:
1.近年中國採購團絡繹不絕,均宣稱經濟效益驚人,但實際上常常採購跳票。
2.今年1至10月,台灣對中國投資件數年增率為110.98%;相反的,外國對台投資件數年增率卻僅為28.36%。ECFA不但未能使台灣全球化,反而加速台灣產業出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