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日本發生9級地震,引發大規模的核安危機,民進黨聲明如下:
三月十一日日本發生9級地震引發的核安危機,由於鄰近日本,台灣民眾從起初擔憂日本輻射塵飄散來台,到後來擔憂台灣自身的核能安全,目前社會上已經出現普遍性恐慌。政府發展核能,本來就有責任考慮非科學因素的民眾心理,所以在這個時刻馬政府應向民眾清楚解釋我們應該如何強化既有核電廠的抗災應變能力,若災難不幸發生,人民應該如何防災避難,疏散政策為何,台灣繼續發展核電的風險是甚麼等。
英國能源與環境變遷部部長胡尼(Chris Huhne)已經下令要求首席核電官員魏特曼博士(Dr. Mike Weightman),針對日本核安危機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英國可以學習的教訓,撰寫完整的報告書。美國國會也已要求歐巴馬政府重新思考核能政策,完整檢視既有核電廠在抗震和抗海嘯上的設計、緊急應變及疏散計畫,學習日本此次核安教訓。
我國國土狹小、人口密集,位在環太平洋火山帶上,核電廠臨近人口700萬的首都圈,但核一、核二廠至今已經運作超過30年,當初的地質研究技術不足,安全設計和緊急應變標準也無法因應今天面臨的挑戰,但目前政府卻還規畫要繼續延長核一、核二年限。眾多條件都顯示我們更應該比歐美各國具有複合災害風險管理的觀念,應該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態,絕非如原能會或台電公司目前所提出的聲明所能達成,像是緊急應變計畫區的疏散規畫為5公里,抗震可達七級等。馬政府應當即刻要求原能會針對此次日本的核安危機,重新全面檢討台灣的核能安全,並提出建議報告。
本黨長期以來對於核電政策,皆強調風險分散及發展替代能源,高密度的核電裝置所可能引發的風險,在此刻重大震災頻傳之下,更顯出有重新謹慎思考的緊迫性。我國的能源政策明顯偏重核能和火力發電,就國家戰略安全、環境問題而言,皆非上策,應該以此為考量進行一定程度的配置調整,強化非核再生能源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