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今(12)日公布最新民調,民進黨提名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以41.3%的支持度領先國民黨馬英九的40%。民調中心主任陳俊麟說,從民調內容分析,蔡英文主席領先馬英九的主要原因包括:獲得年輕選民(20~30歲)的青睞、在中台灣維持1~3%的領先幅度、在民進黨較弱的白領階層差距已縮小至5%內,另女性對蔡主席的支持度也大幅提升。
這次民調執行時間為6月7至9日,以電話尾數二碼隨機抽樣訪問20歲以上具有投票權公民;再依內政部公佈2011年1月人口結構進行年齡、性別、戶籍加權。完成樣本數1416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2.66%。
陳俊麟分析,在傳統藍綠結構差距5%至10%下,蔡主席能與現任的馬英九分庭抗禮的主因包括:
(一)在「中間選民」,特別是沒有固定政黨傾向的年輕選民(20-30歲),蔡英文以55.1%比33.5%的二成以上差距,領先國民黨馬英九。陳俊麟說,雖然馬陣營連續推出帥哥美女發言人,馬英九也瘋狂跑遍各校畢業典禮,仍無助挽回年輕選票,尤其在「魄力」、「解決問題能力」、「為台灣帶來改變」等能力指標,年輕人都給馬英九打了很低的分數。相反,蔡英文在這些項目得到年輕人的高度肯定。
(二)在「中部區域」,這次民調蔡英文在「中、彰、投」的支持度以41.7%:38.1%微幅領先馬英九。陳俊麟說,在傳統北藍南綠的台灣政治版圖中,中部一直被認為是總統大選的決勝區域。2004的總統大選,「扁呂」在台中縣贏三萬票,在彰化也贏,中部整體打平才奠定得票過半的基礎。經過五都市長選舉的洗禮,及胡志強施政表現不佳的影響,藍軍原本在中部的優勢已不復再見。最近選情民調都顯示,蔡英文在中部保持1%至3%領先。
(三)在「中產階級」。尤其北部都會區的白領階層,一方面由於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擴大產生的相對剝奪感,另一方面接連的內政問題(如塑化劑風暴)使民眾高度質疑馬政府的治理能力。加上蔡英文理性溫和的形象較被中產階級接受。在民進黨的選情民調,傳統綠營較弱的白領階層已縮小差距至5%內。
(四)做為一個女性政治人物,蔡英文以其不同於傳統民進黨政治人物的風格,讓過去較不欣賞民進黨的女性選民,尤其育有小孩的家庭主婦也轉而接納這個「非典型」的政治領導人物黨。女性支持度的大幅提升,也將是蔡主席未來致勝的關鍵之一。
此外在候選人能力及形象等特質上,陳俊麟說,馬英九除魄力、能力普遍受人質疑外,調查顯示在「善用人才」部分,也有近六成民眾無法苟同。由於馬英九長期用人偏向特定小圈圈,內閣閣員又多次「出包」引起爭議,連大法官人選都被質疑是任用「恐龍法官」。這樣的政府團隊成員,在長期低執政滿意度情況下,是否能面對嚴酷的執政保衛戰,許多受訪者並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