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11)日出席雲林縣競總成立晚會時不僅提出「老農離農津貼」主張,強調現行制度裡有一個休耕制度,也就是如果停止耕作由國家補償一些費用,把休耕制度轉化成「老農離農制度」,變成是一個制度性、長期性的制度,蔡英文說,這不是說一期、兩期而已,而是一個「長期性制度」。另針對馬總統雙十國慶演說,蔡英文也主張,我們做為台灣人可以包容中華民國,因此我們說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我們用台灣來包容中華民國,也可以用民主來包容國民黨。」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雲林縣的鄉親父老大家好,我們以前是一個純樸農業,以前為了我們的權利及權益,雲林是台灣農民運動的開始,前輩都是從雲林縣來的,雲林人,因為我們有一個又美麗又溫柔又強悍的縣長,她真的是我們革命世代以來,她的家庭傳承下來革命的勇氣,但是她現在當縣長在照顧大家,把我們的雲林鄉親照顧得很好,也感覺到這幾年來雲林人有比較溫柔,但是今天在這裡,我感覺到我們期待要改變,期待改變要更好,讓我們的農民、我們農業的縣鎮,讓我們農業首都會更好,讓農民生活更好過,收入可以更穩定,收入可以增加。
剛剛我們雲林的鄉親,這個單親媽媽送我東西的時候,雖然我的台語不好,沒辦法全部唸出來,但是她送禮物的字聯裡面,最後說的就是希望我們的「枝葉能夠代代傳」,這就是我們台灣人的願望。
現在我們來到雲林,就是因為現在我們要走台一線,台一線就是我們的縱貫線,我們總共要走11天,我們從屏東開始,一直過高雄、過台南、過嘉義。今天來雲林,我們還要一起走到台北,這條路是我們的阿公阿嬤走過的路,也是我們爸爸媽媽走過的路;這條路是我們台灣人歷史發展的路。我們一代一代的人都走這條路,我們的祖先走這條路,我們現在走這條路,我們的子孫也要走這條路。
我們這代人有一個責任,我們要把台灣做好,基礎打好,讓我們的子孫,可以一代一代傳下去,讓台灣一代一代更好,這就是我們這代人要負起的責任。
這三年多來,我們感覺到這個社會,讓我們沒有希望,我們很多年輕人也不知道他們的未來在哪,很多年輕人不敢結婚,不敢生小孩;因為她們沒有工作,有工作的人也不知道他們的工作可以做多少,有工作的人也不知道他的收入能不能穩定,有工作的人也感覺到錢越來越薄,可以用的錢也越來越少,東西也越來越貴。
如果是這樣,我們的下一代看不到未來,我們的這代看到的是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困難,我們的這個政府有沒有在聽我們說,我們的木瓜、我們的香蕉在「落價」時,我們的總統怎麼說,我們的總統說,為什麼不早說,我們要問我們的總統一句說,「你不是早就應該知道了嗎?」我們的總統、政府應該是比我們更早知道我們的社會問題,應該是比我們更知道這些問題我們要怎麼去解決,應該是比我們有力去解決問題。
但我們的政府不知道這個社會的問題在哪裡,不知道怎麼解決,也不知道我們台灣人的想法,我們這個政府想的只有一個而已,就是和中國要怎麼結合。
我們的木瓜、香蕉「落價」的時候,我們的總統說,我們去找中國人來買,我要問大家,從去年到今年,總統跟我們說,我們如果簽ECFA我們的出口會多很多,我們的香蕉會賣得比較多,我要問大家,「我們的香蕉有賣比較多嗎?」「我們的木瓜有賣比較多嗎?」沒有!
我們和中國農業的逆差越來越大,逆差的意思就是說,中國進口農產品到我們這裡,比我們出口到中國還多;所以我們的ECFA,總統說這個對我們農產很好,但是我們看到的是逆差越來越大,中國的東西來這裡越來越多。
「我們不能什麼事情都靠中國」,我們要自己找我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民進黨從2009年6月我們就開始準備我們的十年政綱,因為我們台灣的社會現在面對的是一個很嚴酷的挑戰,我們全球化的挑戰,中國崛起對我們的挑戰,還有五、六十年來,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經濟、我們的體質都還沒有完全調整;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工作機會越來越少,我們要做的工作更少,很多人都在失業,找工作都很麻煩;所以我們的十年政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要根本性地改變台灣社會,我們的社會結構,我們的經濟結構,讓我們台灣有更多工作機會,讓台灣更加公平。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我們的祖先,我們的上一代交給我們的是一個很結實、很紮實的社會,廿年來,我們的努力,我們現在台灣,有民主、有人權的保護,但是我們台灣的社會,有一個感覺就是說,是一個很不公平的社會。
這個社會上有錢人越來越有錢,沒有錢的人越來越沒錢,大家也感覺越來越窮,我們的城鄉差距越來越大,我們的南北差距也越來越大,所以我們感覺就是說,這個國家要分配資源的時候,這個國家在想政策的時候,這個國家在幫我們設計很多制度的時候都沒有想到這兩個字,就是「公平」。
所以2012年,我們的政府,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政府,這個政府要幫我們想,想說怎麼做才會有新的產業,有新的工作機會,怎麼做我們的社會可以更公平、更和諧。這就是2012蔡英文和蘇嘉全的政府要幫大家做的,我們要做我們的產業改革,我們要創造新的產業,創造新的工作機會,讓我們的工作機會優質化,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公平,這就是我們要幫大家做的,2012年大家一起來做。
我要跟我們雲林人說一聲謝謝,因為2008年民進黨跌一跤,不知道何時才可以回來執政。那時候民進黨相當困頓,而在2009年舉行的立委補選,那次提名了劉建國。我們全台灣的民進黨黨員和支持者都注意這個選舉,因為我們想贏。
縣長說我們都已經拼成這樣了,老天爺難道不能讓我們贏一次?那一次老天爺讓我們走出去,我們的自信心、士氣都開始恢復,所以2009三合一的選舉,蘇縣長獲得壓倒性的勝利;這是雲林人民進黨的肯定。所以民進黨要為雲林人做更多的事情,對這個農業首都、以農民為主的社會,讓我們的農業走向現代化,讓在地經濟有更多發揮的機會,對農民及農村有完整的規劃。
在十年政綱裡面,提及最多的就是農業,寫最多的也是農業。我們要讓我們的農業改頭換面,變成青壯世代的農業。我們也用各種各樣的農業手段,讓年輕人回鄉或走入農村,去創造現代的農業,讓農村的生產更有科技的成分,更接近市場、價格更好。我們也準備了「一千億基金」,要幫助青年人、農業人口或創造農業產值的人都要幫忙。若年輕人如果要回來工作,他們所需的技術、經費以及商業產銷資訊和服務,由政府來幫忙,這樣一起來,年輕人就不用去外面工作,可以回鄉創業。
我們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生活的費用也高,民進黨有一個主張,就是我們的老農津貼要多一千元。對於這個政策,國民黨說他們有意見,因為多一千塊,就多八十億的預算。但是農委會補貼台北花博三十五億,三十五億用在台灣的花卉,對台灣農業產值有幫助的收益只有兩億,這是不合理的。
我們還要做一件事,現在的制度裡有一個休耕制度,也就是說,如果停止耕作由國家補償一些費用,我們要把這個休耕制度轉化成「老農離農制度」,變成是一個制度性、長期性的制度,不是說一期、兩期而已,而是一個長期性制度。意思也就是說,你如果有土地但沒有要耕種,就交給政府來替你管理,但所有權還是你自己的,如此讓政府統籌運用休耕的土地;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土地來擴大生產規模,也可以用來造林或生產能源作物,也可以用在確保糧食的生產,我們可以利用很多統籌性的生產,更能夠活化土地的使用,讓土地的使用更有效率。
另外,「透過休耕補貼轉換成離農津貼」,讓大家的收入可以更穩定,每個月有一筆固定的收入,這個收入一定比現在的休耕補貼還要多。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就是另外一種農民的退休補貼、退休津貼,如此讓有土地不想耕種或想離開耕種的人,有一個退休、離農的津貼。對於農業,我們有完整的規劃,將來我們會對社會大眾好好說明。
這幾天有一件事情我要直接大家報告,這幾天政府在慶祝雙十國慶,總統在說一件事情,他說中華民國是「現在進行式」,但是他說現在進行式的時候,他又講到辛亥革命、九二共識;但是我要跟大家說,辛亥革命和九二共識不都是過去的事情嗎?這個政府一直說過去的事情,他們的意思是要把一個中國的框架放在我們與中國之間,中華民國就是在一個中國的框架裡。
我們要告訴政府,所謂的「現在進行式」、現在正在發生的,就是台灣的人在台灣這塊土地,是台灣的人與台灣的代誌,如果不是台灣的人現在正在做的事情,跟台灣現在的人,怎麼能夠叫做「現在進行式」?所以我們說到現在正在進行的中華民國,一定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不是中國的中華民國。現在的政府一直把中華民國向中國靠過去,變成是中國的中華民國,變成是一個中國底下的中華民國。
我們做為台灣人可以包容中華民國,我們說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我們用台灣來包容中華民國,我們也可以用民主來包容國民黨。雖然國民黨比較傾中,國民黨的政績也不好,但是他還是台灣的一個政黨,所以可以用民主包容國民黨。我們要問馬政府、馬總統,講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有這麼困難嗎?我們希望馬總統把中華民國向台灣靠攏。如果中華民國不向台灣靠攏,他就不是「現在進行式」;如果馬總統的中華民國不向台灣靠攏,人民的選票就會向民進黨、向蔡英文靠攏。
今天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與雲林鄉親在一起,我們也希望2012選舉是一場成功的選舉,成功不只是我和蘇嘉全的勝利,也是大家共同的希望可以是實現的開始,我們也希望立委選舉順利,讓立委在立法院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