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有你!真好!」台一線行程倒數第二天,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15)早在前台灣省主席、新竹縣長林光華、立委參選人彭紹瑾、張學舜等人陪同參訪竹北客家文化學院及林家祠堂。蔡英文致詞時表示,民進黨執政時期為客家文化傳承盡了許多努力,包括成立客家文化學院及客家電視台等,她承諾2012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將設立國家級客家文物保存機構、完成「頭等」客家社區計畫並加強發展客家文創產業,同時將客語漸漸發展成國家級語言,併入國家語言的行列。
竹北客家文化學院位址是當年義民軍古戰場,蔡英文在參訪過後挑起載有「十年政綱、台灣共識」的扁擔,除了感念義民軍之外,也象徵一肩扛起台灣未來重責大任,她說,這個客家聚落在台灣歷史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林家與其他家族投入保衛家園的戰爭,其實就是客家典型「保家衛民」精神精神的寫照,而這個精神也被慎重的傳遞下來。
蔡英文接著表示,民進黨執政時期做了很多客家文化的保存與傳承,尤其客家電視台成立後,對於老一輩的客家鄉親是非常重要的資訊、娛樂來源,同時,客家電視台也是傳承客家語言給下一個世代非常好的媒介。
她還說,民進黨執政時期也成立了客家學院,目前約有五百多名學生,經過一年一年的累積,客家學院成功擔負起客家歷史、文化與藝術傳承工作。此外,「客家桐花祭」甚至已經成為北台灣客家縣市的年度盛事,每年為客家庄帶來大量的觀光人潮與經濟產值。
蔡英文承諾,2012年再度執政後將持續強化對客家歷史、客家文物、家種種傳承的保存,並計畫建立國家級的客家文物的保存機構,讓客家數百年來在台灣的發展有一個完整保存文物的地方。
蔡英文提到執政後規劃由政府投入資金,依序、累進的在全台灣找出具代表性的客家社區進行重建,完成「頭等」客家社區計畫,藉由完整保存客家古蹟及客家文化特色資產,讓民眾能夠從生活上親身體驗客家習俗、傳承與文化。
此外,蔡英文認為發展客家文化相關的創意產業非常重要,並承諾下個階段政府將強力投入資源發展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她說,客家花布、花巾是重要的客家典型代表花色,只要加上創意、努力和行銷,未來一定會成為非常時尚的花布設計,而且在很多生活實用品上可以體現出來。
最後針對推廣客家語言,蔡英文強調希望將客家語言跟其他族群的語言,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之後,漸漸發展成國家級的語言,與現在使用的國語併入國家語言的行列,讓台灣變成是多語言的國家,體現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
蔡英文說,民進黨希望在下一個階段更強化客家文化傳承,或客家文化再生,讓客家文化能夠再有下一個階段更新的意義與更擴張性的意義的政策主張。她歡迎大家一起來做客家人,「因為客家人要做總統了」。 會後媒體問到她第一次挑擔的心得,是否覺得很重或新奇?蔡英文說,擔子是沒有輕的,擔子一定是重的,但是必須要有挑擔的技巧,也要有挑擔的決心與能力,她強調「我現在蠻身強體健的」。
馬英九總統在接受專訪時為「633」政見跳票道歉,並希望大家再給他一次機會。對此蔡英文認為,沒有做到是一件事情,但她真正關切的是,第一,在馬英九提出「633」政見時,國際經濟情勢已經在逆轉,在那種逆轉的情況下還提出「633」,這表示他對國際經濟情勢的判斷是失準的。
蔡英文接著指出,馬英九就任以後,政府的效率、執行能力及政策規劃都讓人感到失望。如果他對整體經濟情勢的判斷是失準的,他的執政能力是不足的,在這種情況下再給四年,恐怕還是一樣的情況。蔡英文強調,選民應該要有不同的思考,讓其他政黨有表現的機會,讓台灣有一個不同的選擇,讓其他政黨把台灣帶到不同的地方。
記者追問會不會覺得馬英九在選前出來道歉有點晚了,蔡英文回應說,這個事情永遠是晚的,政治人物在做政見主張的時候,對於情勢的判斷是非常重要的,而在「633」跳票之後,他還把下個階段叫做「黃金十年」,總統對於未來十年還認為是黃金十年,這個情勢的判斷也令人擔心。
記者又問到她在昨晚演講時提出「A Team」,強調政黨合作,是否意味執政後籌組聯合政府?蔡英文表示不需要拘泥於什麼樣的形式,重點就是政黨之間對於國家重大利益有關的事情,能夠有一個基本的共識,有一個大家可以相容的基礎;至於在這個基礎之上,每一個執政者其實都有責任要籌組一個最有效率、最有執行能力也最有治理能力的團隊,當然以自己政黨裡面的人才為主要來源,但是如果在其他政黨找到可以一起工作的人才,她也希望在下個階段台灣的政府是可以集合台灣最好的人才,替台灣在下個階段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有關蘇嘉全太太鐵皮屋違建一事,記者問她會否擔心議題一直延燒會讓選戰失焦,蔡英文說,這件事情的細節還是讓發言人做完整說明比較好,但她也認為,很多事情不需要太早做成結論,或者是過度解讀它,還原事實真相去瞭解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她接著表示,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其實是制度性的問題。台灣在過去發展歷史上,很多是因為歷史沿革造成的現象,但是法律處理也不盡周全,主管機關在處理上也會有一些難以處理的地方,這是一個常有灰色領域地帶的事情,也造成在政治攻防上常常被拿來作為政治攻防的工具。
她也說到,如果它是一個制度性的問題,是台灣社會蠻普遍性存在的問題,那請大家就事論事、一起來解決問題,在政治上或在選舉的時候拿來做過度攻防,她直言「很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