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時集團董事長余建新購買國民黨「三中」(中廣、中影、中視)黨產一事,民進黨文宣部主任謝欣霓與立法委員徐國勇今(30日)早提出三點質疑,希望余董事長出面說明清楚,在整段過程中他到底買了「三中」的哪一「中」?總共花了多少錢?扮演什麼角色?
民主進步黨今召開「三中假買賣、全民要真相」記者會,文宣部主任謝欣霓表示,自從上週趙少康決定退出中廣經營權後,整起過程即被質疑是國民黨五鬼搬運,進行「假交易」、「假買賣」,藉以迴避廣電法中黨政軍退出媒體的規範。相較於國民黨的極力撇清,「三中」交易的買主余建新卻是一直悶不吭聲,不願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
謝主任首先質疑,余建新早在2005年的12月24日就以榮麗公司的名義買下擁有三中的華夏公司,照理余建新即取得三中的經營權,然而余建新隨後卻在中國時報中表示:「買下中視是不容忽視的事實,但不買中廣也是事實。」,究竟余建新買的到底是三中?兩中?還是只有一中?這個過程國民黨與余建新本人是不是有必要向社會大眾說明?
徐國勇委員表示,國民黨與余建新當初雙方議定購買華夏股權的總價款是40億元,但是根據華夏公司2006年的財報顯示,余建新把當年應付的24億尾款,以債權轉移方式,算在趙少康買中廣的57億帳上,也就是說到頭來余建新只付了16億。但詭異的是,國民黨的中投總經理汪海清卻又說,2006年底華夏投資股款的付款比例達到87.68%,也就是32億元。一個交易,付款方式如此複雜,買賣雙方說法不一,天底下有這種買賣嗎?
謝主任表示,三中買賣涉及不當黨產的交易,更牽涉到廣電法中黨政軍退出媒體的規範,這些都不是單純的商業行為,不是余建新和國民黨私下做暗盤交易就可以了事,對照國民黨現在的極力撇清與余建新的悶不吭聲,令人不禁懷疑是否余建新本人早與國民黨套好招,充當國民黨脫產的白手套,並且從中謀利?這些都可能牽涉了背信與圖利等罪責,謝主任因此向檢調呼籲,加速偵辦腳步,並要求余建新立即出面向社會大眾說明,不要再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