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午走訪精密機械產業,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20)日下午由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執行副總幹事李應元等人陪同出席中部工業區政策發展說明會,與中部精密科技業者進行「360專案對話」並提出實質解決產業發展困境之主張,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台中縣若被邊緣化,壞處在於合併後沒有辦法發揮大型都會的整體能量,因此未來將用大眾交通系統整合台中縣、市,以現在台鐵的海線和山線系統,再加上捷運系統、公路,做一個完整的聯結。至於鐵路,則做成日字形,如日本山手線的觀念。
蔡英文表示,這次選舉和以往不同的地方在於,民進黨提出了「區域政策」,意指除了台灣的整體經濟發展外,每一個區域都有區域政策,蔡英文說,對於台中的區域政策大致已經成形了,但產業政策還是要配合大台中升格的問題。
蔡英文說,縣市合併之後,人民對於台中的期待其實是一個直轄市、大型都會區的期待,因此政府應把公共建設的基礎建設打好,讓地區的人流可以快速地流動,讓整個地區的人力使用可以達到最大化。現在要顧慮到的是,台中市以外的地區,台中縣的地區,面臨合併之後有被邊緣化的恐懼,政府如果沒有即時把公共建設、基礎建設,或是交通建設做好的話,合併後就真的有被邊緣化的可能。
蔡英文指出,台中縣若被邊緣化,壞處在於合併後沒有辦法發揮大型都會的整體能量,因此未來將用大眾交通系統整合台中縣、市,以現在台鐵的海線和山線系統,再加上捷運系統、公路,做一個完整的聯結。至於鐵路,則做成日字形,如日本山手線的觀念,使台中市或台中縣的連結上,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不要花太多時間;如此整個台中的人流,速度將會加快,找人、做事也會更方便、快速。蔡英文強調,環狀的大眾交通系統,是未來最優先要做的事。
蔡英文表示,未來也將規劃立法院遷移至台中。她說,之前高鐵站旁預留的大片土地,便是為了未來規畫中央部會新設立的單位遷至中部或南部所使用。蔡英文認為,若立法院遷移至中部,則台中便可成為政治、經濟的另一個焦點,台中的會議、會展產業也將會開始發展,如烏日站所預留的空間將可提供台中精密機械的產業會展使用。
蔡英文表示,如果在中部建立一個副首都概念的政經中心,加上會議、會展產業的發展,除了對於整個會展產業的發產是有用的,對於其它的傳統產業,如手工機或是精密機械產業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會展場地。
至於對政府究竟要讓傳統產業發展到哪裡去?蔡英文表示,上午她在上銀科技參觀時,提到傳統產業升級和轉型的問題,因此傳統產業目前還留在這裡,沒有搬出去的,表示都有持續升級,有競爭力。此外,她也提到,現在中國的投資環境持續在惡化,台灣歡迎台商回來,但台商需要的條件和政府的協助,未來政府都將幫忙處理。而就傳統產業在這裡發展成一個大型的精密機械的聚落,所需處理的問題,蔡英文則是主張:
第一、土地問題,現有的廠房有很多都是非法使用土地。業者要進到合法的工業園區時,有的園區供應不足,有的是交通不好、地點不好,大家不想去。所以整體看來是工業所需要的土地發生問題,這就是政府的責任,全台灣有許多鐵皮屋工廠和違章工廠,台中縣、彰化人等地加起來,總共有30幾萬間違法的工廠;蔡英文認為,若是幾千間就是個別的問題,但如果是30幾萬就是制度性的問題。蔡英文說,如果是制度性的問題就要制度性地處理,因此民進黨提出一個計畫,將全面的檢討土地的使用。
蔡英文表示,在國土規劃中,尤其是農業基本法內,將把大面積良質的土地留下來供給農業生產,其他的部分就要活化土地使用,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土地,要適當地規劃、提供。蔡英文說,政府在規劃的時候,要整體由中央政府來規劃,現在許多時候都放任地方政府去做,才會導致苗栗的大埔事件。如果由中央政府整體規劃,則可減輕地方政府的壓力,也可防止地方政府濫權;且若中央政府都規劃完善,國家土地的變更,工業區的建構就能是一個整體的規畫,台灣看起來也會比較整齊。
蔡英文說,若能將土地違法問題解決,那些違法工廠就能將土地上的工廠蓋得更漂亮一點、更現代一點,也才能把土地拿去融資。她認為,這個就是政府要拿出魄力來處理,這個問題已經累積許多年了,目前傳統產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的問題沒有解決,像個枷鎖綁住傳統產業,沒有發揮空間。因此土地的使用問題,一定要由中央主動檢討土地使用,如果有現成的工廠聚落已經發生,就整批處理。
至於對新的工業園區開發,一定會找適合個別產業所需要的場地來發展,不要像過去讓業者找土地,形成工業區,而是要以產業的需求找出最適合的地點做為工業園區的土地和廠房的建築用地可以比較充裕地供應,讓現在的傳統產業和回台的台商都有發展的空間。
此外,針對人才的問題。蔡英文提到,北部的科技主要是電子業,有工研院、交大、清大給予支援,而南部有成大支援,但中部就少了這樣的資源,精密機械的發展所需要的大學能量不足,研究機構也不足。
蔡英文認為,中部需要有一個像工研院一樣的研究機構,帶領傳統產業的升級、創新、轉型,同時也要加強這裡的大學,相關的產業資源和能量,讓在大學受教育的人,或者是技職教育能量也強化,讓學生一面念書一面工作。她說,教育和產業的訓練是同時進行的,大學所需要的研究和產業的研發是同時進行,研發能量才會產生,中小型的企業研發能量是有限的,所以政府必須要有一個研發的平台給中小型企業一起來使用。
蔡英文提到,在前一個階段,政府許多的研發資源和投入其實都放在電子業和北部,回頭來看這些持續發展的傳統產業和精密科技產業,需要政府的照應更大,因為中小型產業是提供了台灣最多的就業機會。
蔡英文表示,在南部發展綠能產業則是一個很大型的計畫,希望精密機械產業跟南部的綠色能源產業,都是將來潛在的兆元產業,讓我們的中部跟南部都有它的產業,也有它的就業、經濟發展機會,這是在人才與創新能力的發展平台也必須要建立。
蔡英文說,國家真的面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2012年如果沒有一個新的政府來改變整個國家產業的思考,改變國家經濟的思考,台灣將會在國際的震盪中,慢慢喪失國家的競爭力和未來。
蔡英文表示,韓國現在是台灣最大的競爭者,韓國已和美國、歐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他們已有能力在全球擴展貿易市場。蔡英文說,台灣因為政治問題,沒辦法擴張,沒有辦法有FTA,但是馬總統說,台灣有ECFA,這樣的說法好像台灣唯一可以發展的地方只有中國。若基於關稅、成本、FTA的觀念,台灣未來的競爭力真的就會讓人憂心。但如果台灣的競爭力在於產業的附加價值、技術、相關服務做得好,就能有另一番擴展的空間。
蔡英文說,台灣人因政治造成很大的困境,但是人民要跟政府和業者大家一起來突破這個困境,讓產業加上附加價值,蔡英文再以上銀科技舉例,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公司零組件都少不了它,價格就不再是最關鍵性的競爭條件。蔡英文說,台灣要做的就是這個,讓世界不能少掉台灣,而不是讓世界同情台灣。在今天如此現實的政治環境裡面,台灣人只有一條路,就是在產業上只能往前走,一直往前走,強化教育,強化產業能量,強化研發能力,強化行銷能力,希望2012年大家能一起用力地把台灣往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