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24)日下午應邀出席一場由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舉辦的政策座談會,蔡英文會中不僅發表性別政策主軸,也與婦女團體代表就民進黨性別政策白皮書草案內容進行多元討論,以下為蔡英文性別新政主張:
今天要跟各位宣示一下在這次選舉裡面,我們在性別議題上的主張,首先要謝謝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能跟很多社會的婦女團體,一起工作、一起努力,在整體的性別議題法制化,其實我們已經把社會推向一個比較前進的社會,雖然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做,但是我們還是持續地把這個社會保險推動,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法制化並不表示我們的社會當然就可以走到我們法律期待的階段,事實上,在很多的方面,法制雖然是比較前進,但是在整體社會的思想跟感受上面,其實還是有一段落差,這個就是一個整體社會共同相互地教育和共同相互地影響所要去做的,所以法制化只是中間的一部分。
我們也希望在下一個階段,我們很多的性別議題上,其實我們應該更凝聚在一個社會共識的凝聚,大家共同的感覺的分享,剩下來的很多具爭議性的政策,我們可以縮小之間的差距,找出一個我們大家可以共同往前走的一條路。
民進黨之前提出的十年政綱,裡面對性別議題已有不少著墨。今天我們提出的是這次選舉的「性別白皮書」,接下來我要就裡面的重大立場,花一點時間跟大家報告。我們下一個階段的性別新政,就是所有人的生命權都應該被尊重跟保障,這是我們跟國民黨最大的不同價值和理念所在。我們的性別這一仗的十年政綱,我們的政策主軸就是「在地安居、平等多元」,這是我們最主要的主軸,那麼我們以「二個多元、三個支持」的政策規劃方向來形塑我們的政策:二個多元就是要強化對「多元參政」、「多元性別與家庭」的保障;三個支持就是透過政府的資源,建立「公共托育及照顧系統」、建立「性別友善及安全的生活環境」、另外我們要貫徹「學校及社會的性別教育」,對婦女及弱勢提供最直接的支持。
那麼這些,我想我還要跟各位進一步報告的就是,在婦女的參政權上,我們要保障多元的參政,貫徹參政與決策的性別主流化,我們有個目標,就是女性參政比例不低於三分之一。積極促進各級政府首長、部門主管及民意代表等公職與委員會委員的任一性別比例不低過於三分之一,而且我們要修正選罷法,我們希望達到一個目標,我們希望政府的補助金,應該要提撥一定地比例作為各政黨對婦女參政的培訓基金,這是我們對於婦女參政的看法。
第二個就是,保障多元性別與家庭,這一方面我們的幾個立場跟大家報告一下,在尊重並保障多元性別方面,我們要保障多元性別的公民權,立法保障無分性別、性傾向的伴侶權,促進親密關係民主化,讓伴侶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明確化。那麼在維護多元家庭的權益方面,我們將多元家庭,包括新移民家庭的權益法制化,其中福利、健康醫療、人身安全保障等政策措施和福利輸送方式,必須保持彈性開放,避免僵化,以符合多元家庭的不同需求,並且應定期檢視相關政策因應社會現狀的變遷。
那個至於在建立「公共托育及照顧系統」方面,這是民進黨非常重要的政策主張,這不只是在我們社會的福利專章裡面有很詳細地說明,不過在性別議題上面,我們也再一次強調要建立公共托育跟照顧的系統,減輕婦女的家庭的負擔。我們要逐步建立起平價、普及、優質的公共化托育系統,這個包括保母托育、幼兒園、課後照顧,還有長期照顧系統,包括居家服務與居家照顧、失能、失智者支持中心、樂齡中心與家屬支持中心。
我們支持兩性國民都能兼顧就業跟家庭。另外,我們也希望能夠打造無障礙社區空間與無障礙公共交通,推動家庭照顧者週休一日,使老、病及照護者能夠走出家門,避免與社會脫節。
這主要是我們發現,很多的婦女幾乎一個禮拜七天都在家裡照顧老人,或是失智者,或是身心障礙者,以致於她們一個禮拜七天都沒有休息的時間,這對於他們的生理或身心健康其實都是非常大的障礙。
那麼另外在建立「性別友善及安全的生活環境」方面,我們要鼓勵企業實施「工作與家庭平衡」的友善職場措施,減少懷孕等女性就業歧視,並且拉近男女的薪資差距,提升女性勞動條件及權益的保障。
另外一點,我們也希望打造免於恐懼的生活環境,保障女性的人身安全。在這一方面我們還有一個主張,跟我們學法律的人非常有關,就是要建立具性別意識的司法及警政環境,並全力加強家庭暴力、性侵害跟性騷擾防治工作。
至於學校的教育方面,我們希望厚植性別平等教育資源,編列預算協助各級教育主管機關和學校全面貫徹性別平等教育法,真正落實平等教育與觀念。也要推動家庭民主化,使不同性別皆有自我實踐的權利。並且加強落實同志平權、族群平等與多元文化教育。
這些基本上是我們在性別白皮書裡面所宣示的我們性別議題上面的主要立場,那麼我一直覺得台灣今天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台灣,那我們也期待台灣在下一個世代可以走向更理性、更進步的社會,在理性進步之中,在這個當下,其實大家都背負著很重大的責任,那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一起坐下來好好地溝通,好好地討論,讓我們整體的社會能夠在這個議題上面能夠平穩地進步,而且可以讓我們的社會和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