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主席游錫堃今(1/25)日參加由台灣民主基金會所舉辦的「新興民主國家轉型國際研討會」,游錫堃主席在致詞中強調,台灣必須誠實面對歷史,處理轉型正義的問題,以擺脫歷史的糾纏,恢復前進的動力,民進黨及政府會盡全力來推動憲改、處理政黨不當黨產、以及二二八等歷史事件的責任追究。
游錫堃主席指出,台灣做為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儘管內外不斷面臨新的挑戰,但是今天的2300萬台灣人民仍然可以很自豪的告訴國際,台灣是一個真正的民主自由國家,是亞洲民主的一個典範,更是全球民主社群的共同資產。游錫堃主席強調,台灣和其它新興民主國家一樣,除了面對如何鞏固民主的問題外,也面對著如何處理「轉型正義」的挑戰。而「民主鞏固」與「轉型正義」的處理,兩者之間可以說是相輔相成。
游錫堃主席說,台灣最近幾年來民主進展所遭遇的挑戰,其實依然跳脫不開憲政改革、台灣主體性、族群、不當黨產等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回顧過去近六十年來,台灣人民曾經因為面對二二八事件,種下今日糾葛難解的族群問題;也曾經經歷國民黨的高壓與威權統治的白色恐怖時期,讓許多人在言論與思想自由受到迫害;另外還有一黨專政與戒嚴體制都壓抑了台灣的主體性和人民追求自由的腳步。。
游錫堃主席指出,這些歷史問題,儘管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有一些已經受到平反、道歉、賠償、撫卹;但對於事實的真相,尤其是政治法律責任的追究,卻為了顧及社會和諧與政治穩定,一直沒有被真正面對,結果反而成了今日民主鞏固過程中的障礙。
游錫堃主席強調,台灣民主的下一步應該摒棄鄉愿式的寬容,真正的面對歷史與「轉型正義」的問題。過去幾年來,對於受害者的平反、道歉、撫卹其實只是「轉型正義」過程的一部份。尤其是二二八事件,一直都是台灣內部一直難以彌平的族群問題,至今一直讓所謂的外省族群背負著一種原罪。台灣民主化以來,雖然已經對受害人進行補償與回復名譽條例;但是因為真相一直沒有被真正面對,也未對當時任何政府或國民黨的領導人或官員進行究責,以致於讓所有外省族群的同胞,不明不白的一起為當年的統治菁英背負了所有的歷史責任,而種下今日族群的問題。游錫堃主席強調,如果能夠清楚追究當時特定人士的責任,將責任明確釐清並與限縮,將有助降低社會彼此間的猜忌,重建社會互信與和諧。
游錫堃主席表示,有人會誣指說這是意圖撕裂社會、挑起仇恨,但這是少數人為了逃避責任所提出的藉口,讓全民與社會一起來幫他們承擔歷史。游錫堃主席強調,應該要清楚究責,讓該擔起責任的人受到追究,讓責任限縮在某些特定人,讓錯誤的制度受到該有的檢討,這樣才能將社會的衝擊降到最低,才能避免和稀泥,不要讓整個社會被這些應該被究責的人一起拖下水。而當完成瞭解真相、追究責任、賠償撫卹的過程後,當然我們沒有忘記寬容,因為那是凝聚社會與維持和諧,讓社會與國家繼續進步的力量。
另外,不當黨產的問題也是一樣,當事的政黨甚至不願面對,意圖繼續保護或變賣其五十年來從國庫與民間所攫取的資產,並以此繼續鞏固地方派系,拉攏既得利益者,介入媒體,對轉型正義進行反撲。游錫堃主席強調,應該檢討當初這些國家或人民財產是被用什麼樣的手法落入到政黨或是私人口袋?是如何被佔用?一旦釐清真相,追究責任後,除了進行賠償、追討之外,更應該制訂相關法律,防止類似事情發生。
游錫堃主席指出,制憲與修憲的問題更是必須面對的問題。目前的這一套憲法曾經被用來延遲國會代表的全面改選;讓台灣在國際上自以為仍代表中國,在國際上與中國進行代表權之爭;同時也讓台灣長期身陷內閣與總統定位不清的爭議。游錫堃主席強調,台灣在面對民主化的同時,更應該面對自己的主體性、主權界定、政府組織架構、人民權利義務的全面調整,才能讓台灣真正脫胎換骨,不要讓舊憲法、舊體制往往成為拒絕改變,或是維持權力與法統,拒絕轉型正義的藉口。
至於針對中國強調「和平崛起」,游錫堃主席於2006年的9月、10月受邀至美國傳統基金會、日本早稻田大學演講中即強調,沒有民主崛起,就不可能有永久和平,尤其在中國仍舊部署近千顆飛彈瞄準台灣的時候,和平更是不可能的。
最後,游錫堃主席再次強調,台灣需要擺脫歷史的糾纏,恢復前進的動力,但是要擺脫歷史,就必須先面對歷史,處理轉型正義的問題,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民進黨及政府最近一直全力要推動憲改、處理黨產、陽光法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