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16)日出席電信工程工業同業公會座談,面對業者提出中華電信獨占市場問題,她表示,不只是電信市場,這是整個國家所面臨的產業結構問題,很多中小型企業甚至個人事業都面臨了大型化企業的競爭壓力,政府應該要處理。而要限縮獨占權、將部分市場讓給中小型企業有成長的空間,是一個協商的過程,執政後會很負責地坐下來和大家談。
蔡英文上午在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前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立委參選人張學舜陪同下,出席由電信工程工業同業公會主辦的產業建言座談會,會中電信業代表提出三大議題:一、最後一哩為何走不通?二、落實產業分級及分工;三、建議逐年編列預算補助各社區及大樓光設備工程早日達成光纖島目標。
對於業者提出中華電信獨占固網最後一哩,排擠其他業者,使台灣產業競爭力落後。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市場問題有兩層,一是市場結構問題,另一是競爭行為,她除了贊同在國家電信政策裡將市場結構建立好,同時也要處理競爭行為,很多有問題的競爭行為都必須一一檢視。她舉例,用電話費抵交換器的做法是競爭法中的「交叉補貼」,中華電信用具有優勢、有獨占地位的力量來協助自身不具獨占性力量的領域的競爭,造成電信業者競爭上的壓力,必須要處理。
蔡英文表示,整體國家不只是電信市場,包括在鋼鐵等很多部門都有結構性問題,因為以前是計畫性的經濟,很多國家重要的產業都是獨占性,且是國家百分之百持有的獨占性事業,雖在前一波民營化過程中,有部分股權讓給民間,但在事業上卻仍有獨占權,造成現今雖是一個民營化的事業,卻又有國家賦予的獨占權,如果不加以管制、處理,就變成業界的一個怪獸,予取予求。
她說,除了一些產業因為前階段的獨占性,造成在市場上獨大,還有很多產業因為自身產業性質,加上資本快速累積,越變越大,壓縮了中小型產業的空間,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型販售商店和街上小店之間的生存競爭。她認為,社會貧富差距開始拉大就是因為中小型企業的競爭空間被大企業搶走,也因為大型企業在收購時有議價能力,這也造成農業產品發生剝削情況。
蔡英文指出,這是整個國家所面臨的產業結構問題,很多中小型企業甚至個人事業都面臨了大型化企業的競爭壓力,如果不處理,就會回到美國一百多年前開始有反托拉斯法的情況,就是市場只剩下大企業沒有中小型企業。「沒有中小型企業,國家經濟力、政治力集中,這國家就不是真正的民主國家了」。她說,這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國家就要面對的問題。台灣現在就在面對這問題,電信業者只是其中一環。。
另外她也表示,寬頻上網是人民的基本權利,在此前提之下,國家必須注入經費建構一個完整的結構讓人民有完整的寬頻上網權利。而最後一哩是一個潛在的獨占力量,雖已有無線通訊的技術開始削弱此一獨占力量,但仍要讓這獨占的力量不要入侵到中小型或中下游產業的競爭能量,讓中小型企業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因此她的看法是,短期做法是必須要管制,但在管制期間必須改變結構,且降低最後一哩路的獨占力量。
蔡英文認為,中小型企業的產業在地性非常強,且社區性也很強,是一種必要的社區型服務產業,而要限縮獨占權、將部分市場讓給中小型企業有成長的空間,是一個協商的過程,因此執政後會很負責地坐下來和大家談。由於市場結構的調整除了取決政府意志,技術也會改變市場結構,她說,將視這個世代和下個世代所產生的技術對市場結構的影響,考慮短中期如何有部分管制來調整市場結構,來維持大家的生存空間。
蔡英文在致詞一開始提及她曾擔任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在大學教授公平交易法、競爭法,而在回應業者如何處理競爭行為問題後,她說,「必須告訴各位,公平交易委員會是一個獨立機構」,必須由政府出面,與公平交易委員做產業的溝通。她也強調,這產業的協調是非常重要的,未來一定會積極協調,但不會牽涉個案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