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今(22)日出席「美國商會2011年度會員大會」並發表演說,全文如下:
美國商會的各位朋友,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夠針對台灣及美國未來發展的挑戰與機會,提出一些想法。我從20多年前參與國際談判,後來擔任政府官員,和大家有很多互動的機會。今天在這裡看到很多老朋友,感到非常親切熟悉。
過去60年來,台灣得到美國多方的協助,台美合作不只是台灣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美國政府和企業全球戰略的重要支柱及最佳夥伴。
2008年金融海嘯後,世界局勢出現巨大轉變,各國經濟正歷經「再平衡」(re-balancing)及結構調整的痛苦過程,全球金融及經濟秩序亦亟待重建。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看到未來世界經濟重振的希望及發展重心,無疑是在亞太地區尤其是最具活力與潛力的亞洲地區。美國作為亞太地區的龍頭,也已揭示「重返亞洲」的戰略思維。台灣和美國有長期的友誼及緊密的經貿關係,也是美國在亞洲不可或缺的關鍵夥伴,在未來亞太地區的發展上,台美之間可以進一步提升合作的格局與模式,建立新的策略夥伴關係。
台灣將在明年1月進行總統大選,雖然我的競爭對手馬總統和我一樣,都強調高度重視台美關係,也重視台、美、中國三者間的平衡關係,但我必須指出,自2008年台灣2次政黨輪替迄今,台灣和中國關係的發展速度遠超過台美關係,這種不平衡的發展必須有力及有效地調整,這也是若我當選總統首要的對外工作目標。
我和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一樣,非常珍惜過去60年來緊密、穩固的台美關係。
在區域安全事務上,從1950年代美軍協防台灣開始,美國就是台海穩定的重要支柱,因而讓台灣能夠無懼於中國的武力威脅,邁向自由、民主與繁榮。在此,我也要為貴會持續支持美國軍售台灣,表達感謝之意。
在經濟發展上,從1950年代美國對台經濟援助,協助穩定台灣經濟情勢以後,美國也一直都是台灣最重要的經濟夥伴,1980年代美國是台灣第一大貿易夥伴及出口地區,台灣對美出口曾經占總出口將近一半,對台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美國仍是台灣第三大貿易國,2010年雙邊貿易金額達到568億美元。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資訊產業供應鏈上,台美間透過兩地企業及台商在中國的子公司建立了無可替代的企業聯盟關係。2005年5月16日的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有一篇報導即以「Why Taiwan Matters?」為題指出,世界經濟沒有台灣,就無法運作。
各位美國商會的好朋友們,在這裡,我要特別指出,現在是建立台美間新策略夥伴關係的最佳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