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一名任教於嘉義縣著名私校基督教協同中學的男老師,即將接受變性手術變成「女老師」,卻遭到校方以「污染學生心靈」為由,要求他離職不成後,校方又逼迫他「矯正」穿著,在校必須表現男老師身份。民進黨婦女部主任許嘉恬表示當代性別平等的重要觀念之一,就是要尊重不同的性傾向,她進一步要求教育部應從旁協助,以保障「變性老師」該享有的工作權。
民進黨婦女部主任許嘉恬表示,評鑑一名教師是否是好老師,重點在於教學品質,而非性傾向。根據報紙的報導,該名教師教學認真,深受同學的喜愛,稱讚他為「天才老師」──是好老師。然而一位好老師因性別的變化,卻要面對丟掉工作的威脅,或必須過著遮掩自己身份的日子,無疑是暴露了台灣性別不平等的事實,性傾向歧視的問題。
許嘉恬表示,建立台灣社會成為性別平等的社會,不只是要重視傳統上兩性的平等,面對當代社會愈來愈多元的性傾向,類似基督教協同中學變性男老師的案例,未來不會是唯一的例子,因此性別平等的觀念應是要求尊重不同的性傾向,避免對不同性傾向的歧視,及保障兩性之外的性別也能夠享有基本的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