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黨主席蘇貞昌今(14)日參加凱達格蘭學校第十二期「國家領導與發展策略班」開學典禮,與凱校校長張富美和凱校輔導長立委尤美女共同為新一期的凱校成員們加油與勉勵,期許凱校學員們在結訓之後,結合自身專業與課程所學,在各自的專長領域裡發揮領導才能,以及跨界的合作關係,為台灣社會培養民主深化的國家與社會領導菁英。蘇主席並在今日的專題演講:「政治領導與改革」分享自己的從政經驗,結合時事議題與學員們交流對話。
蘇主席在演講中表示,一個好的領導者要擁有三個特質,「要判斷」、「要承擔」、「要檢討」,以核能議題為例,早在競選屏東縣議員時蘇主席就堅定反核的立場,因為知道核電廠帶給環境的破壞遠大於當地經濟上的利益,面對當時支持核電廠的就等同放棄選票的壓力,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這不是輸贏,而是是非正義的問題」,直到後來屏東縣長任內,身為核災救災總指揮,質疑核三廠規劃的屏鵝公路逃生路線,無法同時承載疏散及救災的車輛,面對相關配套措施,台電依舊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
如今,核四停建成為全民共識,這也代表過去民進黨非核家園的理念是正確的道路,而主政者卻意圖操弄文字遊戲去影響公投結果,此刻台灣人民需要的不是參觀核電廠這樣表面的形式,而是政府應當確實的公開資訊讓學者專家們去檢視;再者,尊重民意的政府就應該立即下令停建,而非耗用資源在公投上。同時,經濟學者們預測全球景氣的復甦,蘇主席表示政府應該停止核四議題上的空轉,當機立斷,將心力放在如何讓台灣搭上這波經濟復甦的浪潮,擬定精準的政策扶植國內潛力企業,也讓國內人才不因過低的薪資水平而外流,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過去執政者操作輿論,試圖將為人民發聲的遊行活動抹黑為耗費社會成本的暴民行為,但時間會證明民進黨走在正確的道路上,113火大遊行的訴求「換內閣、反壟斷、要改革」,內閣已經改組、壹傳媒併購案也被駁回,至於年金改革執政者也在壓力之下去推動,這也是凱校希望各位學員堅持自己的理念,走在正確的道路,自然就會獲得支持。
最後關於兩岸交流的議題,蘇主席特別援引近期新聞強力放送的中國知名歌唱節目為例,蘇主席表示,中國過去企圖以商圍政,用經濟壓力來逼台灣就範,但文攻武嚇的方式反而激起兩國之間的對立,逐漸的中國採用入島、入戶、入腦的方式,藉由媒體資訊潛移默化方式,讓台灣人民對中國產生錯誤的期待,如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也在出版品香江回憶錄中提到中國如何一步步拿下香港的媒體,台灣人應當引以為戒,別讓台灣成為下一個香港;蘇主席也強調,並非抵制相關中方的節目,而是電視台過於偏頗的放送是否有違新聞媒體專業,也排擠了更多重要的新聞資訊播放,政府應該管制才不會讓特定媒體壟斷言論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