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民進黨今日下午召開「食衣住行育樂、生老病死,全面被中國攻佔」記者會,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表示,過去台灣與中國之間的18項協議都沒有做完整評估,許多協議,例如智慧財產權協議內容空洞,最後形成台灣產業外移中國的後遺症。馬政府不思檢討,又貿然簽定這個衝擊台灣最為嚴重的協議,是極為冒進的作為。
洪財隆說,一般國家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時,還會進行對經濟產業、社會衝擊,還有環境衝擊等三項評估,反觀今天所簽的服務貿易協議,卻一直到5月底,陸委會在立法院竟然連起碼的評估報告都拿不出來,還說要等到3個月後才有。以此觀之,資訊不透明、評估沒有做,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署過程完全不及格。
洪財隆舉例,服務貿易協議涵蓋台灣的各行各業,從食衣住行育樂、生老病死,都被中國所攻佔,像醫院、印刷出版、洗衣店、汽車保修、停車場、旅館經營、中西藥批發、美容美髮、社會福利機構、殯葬業等,未來中資將全面進入台灣社區巷弄之中,深刻影響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但是政府沒有事前告知民眾並徵詢產業界,許多業者到現在都還不知道市場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洪財隆也強調,馬政府在簽署ECFA時,曾承諾不開放中國勞工來台,但是服務貿易協議中,關於「自然人呈現」的第四類模式,卻會讓台灣的勞動市場對中國白領勞工打開大門,然而政府並沒有防堵的配套措施。此外兩岸市場規模與法制不對等,服貿協議並無法要求中國降低其市場進入與審批程序等市場障礙。另一方面台灣對中國不設防,國內業者多為資本額低的中小企業主與自營作業者,他們面對大型的中資入侵,特別是連鎖店式的經營模式,將毫無公平競爭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之下,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卻說,服務貿易協議將讓台灣服務業現代化,洪財隆批評,從中國經濟遠比台灣落後的角度來看,林的說法簡直是不知所云,反倒凸顯馬政府為簽而簽的心態。
最後洪財隆重申,台灣與重要的經貿夥伴都還沒有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卻一直與中國簽訂協議,將台灣經濟鎖入中國,進一步向中國傾斜,這對台灣維持現狀的能力勢必造成極嚴重威脅。他也呼籲,為了亡羊補牢,陸委會應於最短的時間內將服務貿易送到立法院,進行實質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