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受兩岸服貿協議衝擊相關產業,民主進步黨主席蘇貞昌今(28)日上午至新北市三重區汽車材料供應廠,與汽車材料公會與從業代表座談。蘇主席重申,在民進黨強力把關下,立院朝野黨團已達成逐條、逐項、逐目審查「兩岸服貿協議」的共識,現在各行各業一定要站出來發聲,「自己的產業自己救」,民進黨一定會和人民站在一起,讓國民黨不敢強硬通過。
繼日前拜訪台北市及新北市中藥批發商、印刷出版業代表,蘇主席上午在前行政院長游錫堃、本黨中常委蔡憲浩、新北市議員李余典、中央黨部社運部主任黃向群、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博士等人陪同下,與新北市汽車材料公會前現任理事長蕭智文、顏聖岳與汽車材料產業代表十餘人座談。產業代表質疑馬政府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過程太過草率,完全未與可能受衝擊的業者溝通,讓廣大從業人員因為憂心不知所措。
蘇主席在聽取產業代表心聲後說,馬政府與中國簽訂服務貿易協議,事前沒有告知、沒有諮商,引發各界譁然,爭議主要有三點:一、不照民主程序,完全黑箱作業;二,不合乎公平競爭,沒有評估、沒有配套;三,不顧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此次協議牽涉到低門檻的工作移民問題,可能讓許多在第一波受政府開放市場而受衝擊的產業、勞工、婦女朋友,在其二度就業或好不容易進入社區轉業開店後,再度面臨新的衝擊。
蘇主席呼籲各行各業站出來,「自己的產業自己救」,不管是從事相同產業或不同產業的人,大家都積極表達意見、串連起來,「民意夠強大,立法院就不敢強硬過關」。他還說,「國民黨如果一昧蠻幹,通過不公平、不合理的法案,民進黨的執政縣市會在第二關把關。」
他說,馬政府上台後的第一波市場開放,已經加速許多產業外移,或因為「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情況的加劇,導致就業及消費外移,進而使留下來的的產業面臨更大的困境;現在,許多勞工、婦女朋友被迫轉進社區型的服務業,從事勉強餬口的工作,「服貿協議」如果生效,這些人將再遭受夾帶龐大資金的中國國營、省市營連鎖經營衝擊。
蘇主席指出,按馬政府剛簽署的協議內容,「30萬美金就能攜家帶眷移民,款項檢查完畢,錢又能匯回自行運用,無限循環下,等於全世界最便宜的移民政策!」長期下去,台灣街頭巷尾將充斥中國的連鎖店,本地社區型、傳統型的服務產業將無法生存,另一方面,還可能有中國劣質產品入侵本地或變身為台灣製造,這將導致汽車材料等許多的下游產業,受到更大的衝擊。
蘇主席表示,民進黨近日一一拜訪各產業,並召開公聽會、座談會傾聽各行業的心聲。三天前,本黨立院黨團爭取到朝野共識,要「逐條、逐項、逐目」審查兩岸服貿協議,且未經審查通過協議不得生效,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勇敢、積極站出來,「自己的產業自己救,各行各業都站出來,自己最後安身立命的所在要自己救。」
對於媒體詢問蘇主席對剛通過的12年國教修法有何看法?蘇主席回應,「窮不能窮教育」,現在馬政府卻為了省20幾億元,把學生分類、把家長分階級,這違背有教無類的教育精神。此外,馬政府政策一改再改、一變再變,孩子們的競爭壓力卻沒有減少,尤其12年國教最重要的目標:「均優質化」,並沒有落實,「不但亂了這一代,還害了下一代」,馬政府應該檢討修正,做得更好才是。
記者詢問昨立院通過公債法修法,仍有部分縣市長大喊不公一事,蘇主席說,他和游錫堃院長都從縣市長做起,也當過行政院長,深知台灣各地區資源分配很不平均,「窮、富縣市相差太多」,儘管公債法的修法可以解決部分縣市的燃眉之急,但若要讓國民平等、城鄉均衡發展,還需要財政收支劃分法趕緊修法,朝更公平的分配落實。蘇主席強調,中央不該攬權又攬錢,盡做一些「中央開單、地方買單」的事,應該讓地方有機會發展,才不會富者愈富、窮者愈窮,「小小的台灣應該各地均衡發展,不該讓人民的貧富差距拉大,連出生在哪裡都先天不公平。」
另記者詢問據悉韓國也欲與中國洽簽FTA,這與馬總統希望和中國發展自由化貿易有何不同?對此蘇主席表示,「三年前馬總統說簽了ECFA就能跟其他主要國家簽FTA,結果到現在連一個都沒有」。他說,南韓是先和美國、歐盟等市場自由的主要國家簽FTA,接下來才是找中國,因此台灣應該爭取包括美國、日本、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洽簽FTA。蘇主席說,民進黨支持積極朝市場自由開放的方向走,但馬政府吹牛皮一堆,說的都沒有做到,與中國簽訂ECFA也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就這一點來說,「馬政府應該要檢討,希望馬總統多加油。」
記者還追問報載本土社團欲發動受衝擊產業及勞工上街抗議一事,對此蘇主席表示,我們已經成功在立法院擋下第一關,現在最重要的是當立院逐條、逐項、逐目審查時,各個受衝擊產業一定要站出來發聲,讓國民黨立法委員不是只有聽到「馬意」,而能夠聽到民意。他重申,「自己的產業自己救」,一定要讓馬政府聽到產業的心聲,一定要敦促馬政府儘快完成產業及社會影響評估,讓經貿協議既能符合自由公平競爭,也能照顧到社區、服務型產業,使產業根留台灣,不會被消滅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