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行政院陸委會今(24)日在各平面媒體刊登「十個壯大」廣告宣傳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民進黨中國部主任洪財隆表示,馬政府簽署服貿協議黑箱作業,事先沒有完整評估及溝通,事後一面倒地用人民納稅錢來宣傳,違背溝通公共政策應有立場與職責,對台灣民主法治發展是很糟糕的示範。他說,政府應擔任利益平衡者角色,不應該對服貿協議受衝擊的產業和影響隻字未提。
發言人林俊憲說,今天打開報紙看到「十個壯大」的廣告,乍看以為是壯陽廣告。他說,馬政府濫用誇大不實的廣告,呼應日前民調顯示的,多數民眾認為馬英九實為過度美化包裝的產品。
洪財隆表示,從公共政策角度來看,政策決定的過程及相關資訊應該讓人民清楚知道;針對因為服貿協議得利或不得利、甚至受害的產業,政府事前必須做客觀、完整的評估,而不是在事後一面倒地用廣告宣傳的方式做片面、偏頗的宣傳。他指出,陸委會在文宣廣告中列舉餐飲業、零售業、電影業、洗衣業、美容美髮業等在中國擁有多少據點云云,但從說明敘述中可以看出,不管有沒有服務貿易協議,這些產業早已在中國發展,所謂台灣商人將因服貿協議「壯大」的說法無法成立。
洪財隆也提到,台灣部分產業有機會從服貿協議得到好處,譬如電子商務及金融業,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產業影響重大,其中有受利、也有受害的產業,政府用這麼偏頗、片面、只歌頌受利產業的方式,來做公共政策的評估並與社會溝通,非常不嚴謹且是不及格的。他說,政府應擔任不同產業及社會各階層不同利益間平衡者的角色,馬政府對那些只能留在台灣、無法移動的產業,例如中藥、批發、印刷業可能因為服貿協議受害甚深,卻隻字未提。
洪財隆重申,民進黨的立場不是反對自由開放,但是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必須謹慎,因為台灣是一個自由經濟體,中國卻是官方的資本主義,許多商務的潛規則在還沒有完全透明化之前,台灣與中國簽訂雙邊更緊密的協議,過程中必須更加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