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12日將召開第3次會議,主題將聚焦在如何確保台灣主體性及對中交流策略的討論,會中除由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蔡宏政進行引言外,也將討論過去4次對中政策擴大會議的共識與結論。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自5月首次開會後,每2個月固定召開1次會議,12日預計召開第3次會議。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表示,繼第一次會議討論「台灣的中國議程」,第二次討論「台灣對中國的經濟戰略」後,這次會議討論主題為「台灣主體性與對中交流策略」,9名中國事務委員預計都將出席。
洪財隆說,訂定這次討論主軸,主要是要從國際政經秩序的演變,來看「中國崛起」的虛實,並據以思索如何善盡民主台灣的角色,一方面確保台灣的主體性,另一方面發展與中國維持正常的交流。
洪財隆表示,台灣主體意識的萌芽與發展有其歷史因素與客觀條件,過去談台灣主體性,總是從主權、政治或歷史的角度切入,但面對中國威權國家資本主義的向外擴張,台灣主體性的內涵、確保台灣主體性的方法可能都需要重新確認。
洪財隆指出,民進黨重視的兩岸交流,將不只是政治關係或經貿往來,更包括公民社會層面。他說,香港與中國關係近來產生微妙的變化,民進黨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香港經驗,也可能在委員會中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