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主席蘇貞昌今天(16日)主持重大議題協調會報,會中邀請智庫性別政策小組召集人劉毓秀教授,針對長期照顧制度與立法提出說明與分析,並與黨籍立委針對目前立法院審議中的「長期照護服務法」進行意見交換。
發言人林俊憲轉述與會者意見表示,當前長照服務體系面臨許多問題,但政府並沒有面對問題,提出解方,甚至行政院為掩蓋馬總統亂開「長期照護保險」的政見支票,又無能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的困境,所以企圖透過推動「長期照護服務法」來搪塞遮掩,但不僅目前行政院所提出的法案版本有許多瑕疵,且該法所規範的要項,例如:照顧服務體系、照顧服務人員管理、長照服務機構管理、服務對象權益保障等,在現有法律,例如:老人福利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護理人員法中已大致完備,立法的急迫性與必要性有很大問題。
林俊憲轉述蘇主席於會中指出,2000年民進黨執政,延續推動為期三年的「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並於2004年10月18日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第8次委員會議通過,成立「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長期照顧制度規劃小組」,更於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委託學者專家,整合之前的研究結論,提出我國長期照顧制度規劃報告草案。經行政院於2007年4月3日核定「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是為「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的旗艦計畫。總經費817.36億,預訂於十年內建構一個在地老化、普及化、可負擔、多元連續服務的長期照顧服務體系。
蘇貞昌主席於會中表示, 2008年國民黨執政之後,為推動馬英九總統所提「推動長期照護保險與立法,四年內上路」的政見,讓甫通過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面臨夭折。這次行政院所提的「長期照護服務法」其實無法涵蓋當初十年長照的主要課題,此法與目前長照制度顯現了幾個問題:
第一, 行政院預算未依長照十年計畫編列。國民黨政府從2008年到2011年只編列63.46億,不及長照十年預估的258.44億的四分之一。
第二, 嚴重依賴外籍看護工照顧。我國的家庭與機構看護工引進之後,從2007年的15萬9702人,增加到2013年10月的20萬6376人,增加了4萬6674人。顯示政府根本沒有努力創造本國看護人力的就業機會,而想以依賴外籍看護工來解決人口老化的照顧壓力,這是世界各國少有的便宜行事。如果要將外籍看護工納入長期照顧體系的一環,也必須仿照歐洲、日本作法,取得合格的照顧訓練與語文能力,並輔以制度化的督導,否則將會犧牲老人的尊嚴與福祉。
第三, 社區式、居家式服務方案仍不夠普及,顯示政府推動長照的決心不足,服務設施的擴建速度太慢。
第四, 服務人力尚不足以因應所需、勞動條件也未明訂,而將近20個為了長照十年計畫而新設的老人服務相關學系畢業生每年有2000多人,就業定位不明,政府不但未妥善加以規劃,反而任由外籍看護工人數不斷擴增,使其就業機會受限。
第五, 行政院試圖引進保險業進入長照產業。保險業者要求行政院鬆綁「財團法人」始得經營長照機構的限制,讓保險業者可以進入長期照顧服務,順便推銷保單。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我國長期照顧將走向營利化,公共化的長照制度建立更加艱難,未來長照成本將倍增,服務品質也將階級化。
同時,蘇主席也於會中指出,目前兩岸服貿協議,其中開放項目包括「健康與社會服務業」,允許中國投資者在台灣以合夥形式設立小型老人與身心障礙機構。蘇主席指出,台灣目前有老人福利機構(不包括長期照護機構)1036家,其中87%是小型機構,約9百家。身心障礙福利機構276家,有6家為小型非法人經營。一旦服貿協議依目前內容通過,未來中資將可以來台灣投資準營利的小型老人與身心障礙機構賺錢,也形同將台灣老人與身心障礙者交給中國人經營的機構照顧,令人難以接受。
林俊憲轉述蘇貞昌主席於會議最後表示,要因應長期照顧的重大議題,應回到原來本黨所提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才是正辦,行政院所提的「長期照護服務法」無法解決問題,因此,請本黨立院黨團於審查時嚴格把關,不容草率立法,以讓長照制度回到公共化、普及化的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