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主席今(21)日接見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與西拉雅原住民事務推動會,並與協會成員們以及陪同的台南市政府副市長顏純左討論原住民正名運動歷史源由以及近期努力的西拉雅族爭取為台灣的第15個原住民族的相關行動,蘇主席也表達民進黨對於族群運動的重視,從推廣正名到進行母語教育,對於島嶼上的多元文化除了尊重和瞭解外,更要注入熱情讓文化得以展現其生命力。
會中西拉雅推動會執行秘書萬淑娟表示,西拉雅是台灣文字史以來最早現身的族群,400年前在儼如國際之都的台南,與荷蘭歐洲人日本人及漢人精采交會。她的文字在十七世紀極為流通,也是第一個文字化的台灣本土語言,有獨特的文化宗教。西拉雅於台南分布極廣,目前仍有數十個原鄉聚落,在近代台灣民主運動的過程裡,為尋求自我認同及原住民身分的復歸奮鬥。
副市長顏純左表示,為了喚起族群覺醒與文化認同,1998年4月25日,臺南縣新化鎮大目降部落以口埤教會為中心,成立「臺南縣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協會」,而該協會1997年演出的音樂劇「平埔的另一扇窗」,為族群重建邁出第一步;西拉雅族是臺灣平埔族中人口最多、勢力最強的一族,協會創會會長萬正雄發起西拉雅文化重生運動已十餘載,雖然臺南縣政府已於2006年,在縣內設置了西拉雅原住民委員會,但西拉雅正名的運動尚有待努力。
蘇主席表示,在擔任屏東縣長任內,基於內心對原住民族的尊重,推動排灣族、魯凱族的母語教育,同時編輯母語教材;而去年西拉雅正名運動時,也表態大力支持,蘇主席強調,西拉雅族想要正名,就像台灣人想在世界上正名一樣的道理;如果台灣人不能尊重一個西拉雅族群的正名,台灣有什麼資格向世界表達台灣人要正名的訴求,因此台灣獨立不是用喊的,而是用做的,民進黨執政八年,也許沒有辦法通通改革,但一路走來,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情,對國家的理念及使命,從未放棄過。
會後,蘇主席感謝西拉雅族人的拜會,同時也提醒了民進黨對於這塊土地的熱情,對國家的理念不能放棄,持續推動未盡的理念;而正名運動這條路,雖然艱難但還是要做。蘇主席鼓勵大家在困頓時要試著回憶起母語,那種最美麗的語言,還有自己族群的文化底蘊,相信一定會找到力量堅持下去,祝福西拉雅族正名成功,將語言、文化、歷史、榮耀,永不放棄的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