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中央黨部與立法院黨團9日至10日在台中市共同召開立法院臨時會前政策擴大會議,討論考試監察人事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自由經濟示範區、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重要議題。與會人士包括主席、秘書長、立法院黨團全體委員、執政縣市首長、前政務官、相關領域學者及黨內幕僚。黨主席蔡英文今(10)日於會議後記者會提出結論,全文如下:
各位媒體朋友,我們經歷這兩天,也算一天半的研討,討論了好幾個重大的議題,包括考監人事的問題、還有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問題,還有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問題,對服貿問題也簡單地交換了意見。
在這個共識會議裡面,我們也針對ㄧ些在上個會期或過去我們黨團成員之間有一些法案上的不同看法,做了意見的交換,例如漁業法、建教合作法等。總結來說,我們在這個會議處理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憲政改革層面的問題,第二是台灣經濟戰略的問題,第三個是民主深化的問題。
在憲政改革的問題上,尤其是在考監人事的問題上,我們認為,國民黨在2005年杯葛考監人事,導致任期銜接上出了漏洞,不但剝奪了前任總統的提名權、也剝奪了下一任總統的提名權,使得下一任總統必須被迫接受現任總統的考監人事的提名。
這是一個嚴重的憲政問題,如果再加上本屆考監職權行使的過程所產生的種種爭議,我們幾乎可以說,這就是考監兩院信用不被社會所接受的主要原因。
在這兩天的討論中,我們確認了幾點共識。在短期內,我們要求國民黨不要用黨紀剝奪立委對於考監人事的實質審查權。在中期範圍,我們會提出考試院組織條例的修法,階段性的縮減考試院的人事規模,讓考試院的業務逐漸地回歸行政權。長期來看,我們也要求立法院要成立修憲委員會,不但要討論考監存廢的問題,更應該讓諸多修憲的議題進入實質的討論,逐步凝聚共識,改革國家的憲政體制。
就經濟的戰略問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在國家總體經濟戰略的規劃上面,我們也都提了一些主張,但是執政黨好像不願意花時間來思考我們的主張,碰到攻防的時候就惡意的批評,尤其是當我們和執政黨主張、意見不一樣的時候,他們就說我們「鎖國」。
我要在這裡特別說明,自由貿易市場的開放,必須要有節奏、有戰略;面對開放對國內產業可能產生的衝擊,政府也必須負起管理的責任,照顧每一個受衝擊產業的業者和在其中從事的人員。
在過去的兩年,我每一周都會與幾位有經驗的經濟學者討論,希望為台灣的總體經濟戰略,提出一套策略的經濟發展方案。我們希望能夠扭轉長久以來國民黨唯發展的、唯GDP導向的經濟發展策略,希望就「創新、就業、分配」三個面向,來為台灣經濟注入新的動能,並追求永續的發展。
那麼,也是在這樣的基礎,我們將以這樣的基礎來檢視馬政府從兩岸服貿、貨貿協議,到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規畫方案。我們認為,馬政府的經濟政策,大多數都屬於是口號,譬如說五大亮點、十大重點、六大新興產業,起飛、行動、加值,但是回想起來,這些亮麗的口號,大多數空洞而缺乏實質內容,目標也都沒有實現,導致當前台灣經濟面臨嚴重的瓶頸。
台灣的經濟和產業的挑戰,不是「開放」或「鎖國」這樣二分而簡單的問題,而是政府有沒有提出完整的產業發展策略。產業的發展重點在產業,不在園區,園區的設置應該是在精不在多,開放與鬆綁不會自動帶來經濟的動能,開放需要策略,它是整體產業發展規劃的手段之一。
我們主張政府要在開放的同時,要有整體產業的策略,這些策略要針對市場、品牌與研發有所助益,而且能夠進而提出全盤發展的規劃方案。另外,政府也要扮演或減緩國內產業衝擊的角色、負起照顧所有人民的責任。民進黨同意經濟自由化,但比起國民黨,我們更強調政府的責任。
在兩天裡面,我們也討論民主深化的問題,尤其是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相關問題,近半年以來,台灣政治的紛擾,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決策的不透明。無論在國內政治,或者在兩岸關係上,不透明都導致了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與疑慮。
兩岸的交流頻繁、事務日趨複雜,人民對協議的簽署過程與事後的審查充滿了疑慮,政府有義務和責任就這些問題,和民眾做出充分的溝通,千萬不能夠便宜行事。
民進黨要在現有的諸多監督條例的版本當中,我們會整合出一套既能夠「實質監督」,又「具體可行」的妥適方案,提出一個能夠讓人民信任,又能夠具體執行的兩岸協議監督機制。
我也希望執政黨可以停止對反對立場的抹黑與攻擊,正視民意對兩岸黑箱作業的憂慮,就這個有機會達成全體國民共識的議題,我們能夠坐下來一起討論出一個「實質監督」又「具體執行」的妥適方案,這才是全體台灣人民所期待的事情。
最後,我還要謝謝這兩天參與的黨團同仁和縣市政府代表,在後續立法院議題的處理,還要麻煩總召與黨團同仁來處理,我們也會請黨秘書長、智庫、政策會的同仁也能夠參與和協助。
最後還是要謝謝大家的辛苦,尤其是黨團的成員、黨團幕僚、還有中央黨部的幕僚,這個會議讓我們有機會坐下來對國家重要的事情,能夠有一個不受時間的限制、能夠盡情討論的機會。這種機會很難得,我們也希望將來還有再一次坐下來討論我們共同面對的問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