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23)日偕同宜蘭縣長林聰賢、嘉義市長涂醒哲、立委田秋堇、陳歐珀出席「三合一照顧政策工作坊」,蔡英文致詞時表示,立院通過了「長照服務法」,本來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這部「長照服務法」欠缺穩定的財源規劃,所以根本無法建構普及的長照體系,距離它所宣稱的效益,其實還非常遠。因此民進黨會提出修法,將稅收穩定財源納入。
上午議程主要是由工作坊召集人宜蘭縣長林聰賢分享宜蘭社區長期照護的經驗,並由民進黨智庫性別小組召集人劉毓秀教授與王品教授,做「三合一照顧政策的規劃及實踐」的專題報告,下午則是由執政地方政府代表與專家學者,就「托育公共化」及「長照及社區整體照顧」交流座談。曾擔任過衛生署長的嘉義市涂醒哲市長也特別出席工作坊,希望就其自身專業提供建言,讓未來民進黨三合一照顧政策的規劃,能引進更進步、更健全的觀念。
開幕儀式後,由宜蘭縣長同時也兼任這次三合一照顧政策工作坊的召集人林聰賢縣長進行簡報,林縣長分享了宜蘭縣這些年來在老人照顧、社區參與以及加強訪視上的努力成果,期待未來照顧政策能持續以健康、參與以及安全三項原則來建立照顧網絡,讓老人照顧從過去純粹年金式的思維,漸漸走向涵括身心健康的照顧方針。
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今天,我們齊聚在慈林會館,召開「托育、長照、就業,三合一照顧政策工作坊」,這是我們區域聯合治理的第二個工作坊。
這裡要特別感謝,林縣長百忙中願意擔任召集人,領導這個工作坊的運作,還有智庫劉毓秀老師等專家們,以及來自執政縣市的所有夥伴的參與。今天,我們更有台北市蘇秘書長來分享專業經驗,在此也特別致謝。
在上個禮拜,立院通過了「長照服務法」。這本來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就像過去馬政府許多所謂的改革,總是遺漏真正的重點;這部「長照服務法」欠缺穩定的財源規劃,所以根本無法建構普及的長照體系,空有名號,但距離它所宣稱的效益,其實還非常遠。
長照開銷巨大,我們智庫估計,開銷將從一開始的300億,隨著高齡社會的到來,逐漸增加到500億以上,這是每年。但這部長照法只規劃每年增加24億的基金,就算加上原來的政府預算,所能夠提供的服務仍舊非常有限。
長照法如果沒有穩定財源,就像一張空頭支票,就像是一部沒有油箱的汽車。我們想要問,政府照顧老人,難道只要做做樣子嗎?這是一個政府面對高齡化社會、面對照顧負擔日益沈重的一般家庭,應該拿出的態度嗎?
所以,在長照法發佈後,民進黨會提出修法,將遺贈稅提高10%、以及房地合一稅,做為長照體系的穩定財源,加上政府預算,預估會有三百多億元的財源。
「高齡化」是台灣嚴峻的挑戰,加上其他因為生病或障礙衍生的照顧需求,未來會有更多家庭承受照顧家人的擔子。照顧的責任,不應該成為個別家庭的風險,應該要讓社會這個大家庭共同承擔。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不斷強調政府的角色。沒有資源,就沒有公共服務;沒有政府扛起責任,就沒有普及平價的照顧。所以面對長照體系的建構,政府的角色是不能迴避。
台灣已經進入「高齡化」及「少子女化」的時代,無論是小孩子的托育、或是老人家的照顧,幾乎是每個家庭都會面臨到的課題。面對這樣的人口趨勢,我們必須嚴肅地思考,政府的角色在哪裡?
我認為負責的政府,不能讓家庭單獨承擔照顧的責任,所以政府的第一個角色是要分攤家庭的照顧責任。除了投入適當的預算與人力,也必須要能提供普及的、高品質的、可負擔的照顧服務。
而政府的第二個角色,就是要因應人口結構的改變,提出國家長期發展的策略,這包括人口的質與量的提升,這涉及到我們的教育政策、就業政策以及照顧政策。北歐先進國家及鄰近的日本,如何在制度設計上迎接高齡化社會,是我們要密切觀察的。
很遺憾的,我們看不出目前的中央政府,提出任何可以有效分攤家庭照顧壓力的方案?也看不出面對高齡化的台灣,政府的總體策略是什麼?
長照和托育的社會投資,需要地方政府、第三部門及社區的共同參與。我們並不排除市場的力量,但服務量的擴大及服務品質的提升,不能單靠市場的力量來完成。
在托育方面,我們需要拓展社區保母、社區幼兒園、學童課後照顧的服務。現有的機制下,還有許多孩子得不到好的照顧及教育,讓年輕人不敢生孩子,父母親不安心,少子女化的趨勢沒有能夠減緩。
在長照部分,我們要建立社區整體照顧系統,提供充足的「預防性照顧」,減少重度失能的發生,以及降低進入機構的需要。
我們智庫提出「小規模多機能」的服務模式,包括居家服務、日間托老、短期住宿,就是需要社區的共同參與。
而社區參與照顧服務的設計,就不能沒有地方政府的積極整合,無論是在照顧人力的培育或是服務設施的提供。
今天與會的各縣市執政團隊,都是第一線的實務工作者,也是對托育及長照需求最為了解的人,儘管在財源不足,法令架構存在許多不合理的情況下,各執政縣市仍然推動許多服務創新方案。
我看到除了法定服務項目外,不少縣市也有自創的非法定服務項目。此外,目前有許多第三部門及社區都期待,能將閒置的公共空間轉型成為服務空間,而部分縣市也開始朝這個方向去克服土地和建築法規的限制。
我相信不同的實務經驗彼此對話,將可以激發出很多新的政策思維。
今天的工作坊,我要再次強調,民進黨面對台灣社會高齡化及少子女化的對策之一,就是以政府的力量帶動民間的參與,積極地讓社區的托育及長照服務成長起來,成為民眾生活重要的支持。
我們有決心和執行力,為受照顧者、受照顧者的家庭成員、照顧服務提供者,提供一個「平價」、「普及」的照顧體系。
謝謝各位來參與我們的工作坊,也預祝今天的會議順利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