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今(8/9)日舉行第十二屆第二次中常會,因游錫堃主席訪日,會前推舉謝長廷中常委為代理主席。會中特別邀請教育部長杜正勝就推動本土教育進行專案報告,另常會公佈公投討黨產提案連署數已達68,307份。
針對教育部推動本土教育的成果,杜部長表示,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自90年學年度實施後,將鄉土語言列為正式課程,納入語文學習領域中。至94學年度為止,閩南語開設63,652班,客家語開設7,995班,原住民語開設3,202班,實施年段由小一至國三。
在師資培訓方面,為符應國中小學課程,教育部在師資培育之大學開設課程,計有台灣師範大學、彰化師範大學、高雄師範大學等三所。並且鼓勵各大學校院開設鄉土語言系所,共計有24校。另外,還在師資培育之大學開設教師在職進修班,共計有4校、7班。
在高等教育方面,目前國內計有83個台灣研究相關系所、研究中心,其中設有22個學士班、42個碩士班、15個碩士在職專班、7個博士班,95學年度計招收學士班1099名、碩士班631名、碩士在職班410名、博士班36名,合計2175名。另外,在社會教育方面,編印「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
杜部長說,為國家長遠發展,教育部積極推廣台灣研究,運用政府經費擴大推動「台灣研究」講座,目前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東京4所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東方研究院、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等學校合作。
杜部長強調,台灣要以國際化突破中國化的牢籠,本土教育與國際主流價值結合,從本土出發,佈局全球,promote台灣,並且尊重多元族群、多元文化,充實台灣主體價值,建立台灣解釋,勾勒台灣人願景,並且以「日韓」為師,使「國家」實現。
中常會肯定杜部長近年來推動本土教育之努力,也向全國投入本土教育的老師致敬。謝代理主席並提出兩點建議:第一,在師資培訓上應朝專業化與正常化發展,亦請教育部研議,以現有24個設有台灣鄉土語言系所的大學為基礎,進一步推動本土教育學程的設立,以利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課程師資的培育。第二,在母語教育的推動上,也更朝生活化發展,並運用績效獎勵與經費補助等措施,活絡學校辦理動機。
黨務報告部分,林佳龍秘書長表示,本黨所發起「公投討黨產」的提案連署,至8月8日止共有68,307份連署書,預計8月下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