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國於8月6日凌晨宣布與查德共和國斷交,民主進步黨國際事務部主任陳重信委員對外交部當機立斷的決定表達支持,且對外交同仁克盡全力的辛苦斡旋表示勉勵。
陳重信表示,堅信台灣與任何國家的外交關係必定是建立在民主、正義、人權及兩國人民利益互惠的基礎上;對於查德共和國在金錢誘惑下,摒棄普世價值,轉與不民主、迫害人權的中國威權政府站在同一邊,深表遺憾。
中國為了自身的經濟發展,大肆擷取世界上如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而介入甚至助紂為虐,造成區域動盪不安,中西非洲本即為最大的受害者。如查德鄰近的蘇丹達佛(Darfur)地區,發生了本世紀最嚴重的種族屠殺(genocide)事件,自2003年起,已有40萬人被殺害、超過250萬人流離失所。蘇丹有近六、七成的石油是賣給中國的,且中國是蘇丹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因一己之私,不僅提供蘇丹軍事政權殺人武器,並阻礙聯合國對蘇丹的制裁。
對於與這樣一個集權獨裁的政府,卻未見台灣在野黨本於維護國家利益表達立場,當中國為了其能源佈局將手伸入查德,致我與查德外交關係驟變之際,只見他們砲口一致向內,對我國外交體系極盡之批評能事,對中國卻無一字一詞的譴責。
陳重信表示,應當將此次的外交事件作為前車之鑑,勿輕忽台灣對非外交原有優勢,台灣透過熱帶農業、人道醫療等世界一流之技術,在非洲進行援助計畫行之有年,已經建立起良好的立基與口碑,更為聯繫我國與非洲人民情感之最佳管道。
對於我與查德斷交,陳重信深感遺憾,但相信危機就是轉機,以台灣艱困的外交處境而論,邦交國的數量或許有指標性意義,但並非我們外交策略的唯一途徑,靈活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外交策略,持續耕耘我國對外的官方與非官方網絡,方係台灣未來嚴峻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