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今(26)日由前行政院長游錫堃、立委高志鵬、前立委余天及台北市黨部主委黃承國等人陪同,出席台北海洋技術學院50週年校慶慶祝典禮。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今天很高興來參加台北海洋技術學院五十週年校慶,事實上這幾年來,我有幾次機會,來參加台北海洋技術學院的畢業典禮和校慶活動,很高興今天可以再一次來到這裡,跟大家一起慶祝台北海院創校五十週年紀念。
這五十年來,從過去的中國海專,到今天的台北海院,為台灣培育了許多海事和商業的專業技術人才。目前台灣的技職教育,所面對的是一個狠大的挑戰,也就是說,要能夠跟得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培育出真正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
我們看到,這幾年來,台北海院也在努力克服這個挑戰,建置了許多專業教室,讓課程教學可以跟市場就業接軌,要讓同學們一畢業,就能夠在職場發揮專長。
台灣教育界的挑戰是越來越多,環境也越來越艱困,在這裡,我要謝謝包括台北海院的林世宗董事長、唐彥博校長和董事會、所有師長,以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努力為台灣的教育發展找出路。未來,新的政府會做大家的後盾,一起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在面對問題的同時,在這裡我要跟各位分享我對幾個問題的看法。第一,我們推動技職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決學用落差的問題。我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要跟得上時代、要能培育出下一個世代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我們要推動技職教育的改革,誠如我上面所說,改革的首要之務,就是要解決學用落差,讓技職教育不會跟產業脫節。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有三個方向要做,第一、鼓勵學校找出定位,走出特色。
現在,台灣的技職學校和大學,彼此分野和定位,並不是很清楚。我們認為,不用所有學校都去追求國際頂尖大學,全部去發展碩博士班,每間學校都追求學術表現的迷思,應該要被打破。
未來,我們要結合教育、勞動、經濟領域,透過職類的分析,協助各類職業學校找出新的定位,充分發展出自己的強項和特色。我們也希望,大多數學校應該跟地方的產業、社會的需求、文化的發展緊密聯合在一起,融入課程來回應在地的需求,幫助在地的經濟與文化發展。
第二、我們要強化校園和職場的連結。我們希望,在技職學校的教學上,能夠任用更多的技術教師,透過多元認證的方式,廣泛地來向各行各業徵求職業達人或師傅人才,同時也要強化產學合作,讓學校教育和職場實務可以順利地銜接。
第三、我們要讓職業教育授課與證書能夠彈性化。我們要打破只能在學校受教育的模式,開始倡導結合非營利組織、職場、職訓與學校的網絡式技職教育。
學生的修課不會只再限於學校,而是著重在實務的能力,例如,在職場上學到技能的人,透過某種認證也能取得學分。我們也要檢討現行入學方式,讓在工作一段時間的人,有更多更大的機會可以繼續進修。
我要強調,教育界的挑戰,是整個國家的挑戰,這不是教育部門可以關起門來處理的事情,就像技職體系的重新盤點和定位,跟勞動市場結構關係密切,必須跟勞動部門合作,更要用跨部會的力量來共同解決問題。
這段時間以來,我展開產業之旅,拜訪了包括智慧電動車、綠能科技、半導體、船艦業等等的產業,當我走進竹科園區、走進高雄的造船廠、走進台中的精密機械廠房,在每個地方,我都看到認真打拚的技術人員,以及不斷提升技術、追求創新的精神。
所有的產業有今天的成果,事實上就是技術和夢想的結合。我們的技術人才,為台灣撐起了一片天。
我們也看到,這幾年來,不論是在藝術、在設計、在餐飲、在發明等等的領域,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專業人才,在國際發光發亮。他們努力精進技術、追求夢想,也讓世界看見台灣。
我期待,我們的技職教育體系能夠扛起更大的責任,讓更多學生願意投入學習技能,能夠學以致用,讓我們的孩子們,以學有專長,一技在身,感到自信和光榮。
在座的同學們,你們現在的學習,不只是培養個人就業能力,未來,你們所擁有的技術,都是讓這個國家持續發展的力量,希望大家學習順利,收穫豐碩,也祝福台北海院校運昌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