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今(29)日由高雄市長陳菊、前考試院長姚嘉文、前行政院長張俊雄、立委賴瑞隆、前立委尤清、前立委周清玉、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等人陪同,出席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所主辦之「自由的風,勇敢的雨-傅正老師逝世25週年紀念音樂會」。蔡英文主席致詞時表示,傅正老師身為一位政治家,用一生實踐了他的理念和主張,讓我們今日得以呼吸到自由民主的空氣,他也不斷用自身的熱情,一步步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尤其他在擔任民進黨政策會主任任內所推動的「老兵返鄉」運動,讓民進黨的支持者和黨籍公職幹部,得以思考民主必要的普世意義,是我們所有民主後輩學習的對象與標竿。
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潘維大潘校長,在場所有的東吳大學老師、同學、校友,高雄市大家長菊姐,及幾位民進黨的前輩,今天紀念傅正老師音樂會,是東吳大學跟民進黨共享的一個時刻,剛才潘老師講的傅正老師作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的一面,我代表民主進步黨來談傅正老師代表台灣民主發展、民主政治的那一面。
雖然今天我是以民主進步黨黨主席的身份來參加,但是我在這裡跟各位報告,事實上,我在東吳大學教了很久的書,我在英國念完書以後,第一個教職是在東吳大學,在2000年我擔任陸委會主委以前的15年,我都在東吳大學跟政治大學兩邊都有任教,所以東吳大學對我來講有特殊的意義。
剛才潘老師也講東吳大學政治系成分複雜,有我們民主進步黨創黨前輩傅正老師,剛聽到羅致政、徐永明的名字,以及很多其他的名字,這些都代表台灣投入政治的知識份子,東吳大學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以來,能夠有這樣的傳統,開放東吳讓所有的菁英、知識份子在這裡可以共聚一堂,可以一起學習、教書、討論,一起從事社會最重要的台灣民主化工程,我們在這裡紀念傅正老師,具有很特殊的意義。
傅正老師不僅是一位政治系的教授,他更是一位政治家,從參與雷震的中國民主黨,一直到參與民主進步黨的建黨,臺灣民主運動的歷程,他可以說是無役不與。今天我們得以擁有民主,呼吸自由的空氣,都是因為民主前輩當年面對威權的壓力,仍然面不改色、毫無畏懼。
傅正先生也是一位老師。我相信他是所有東吳人的驕傲,不僅是東吳政治系的驕傲,也是長年以來,東吳大學政治系自由學風的傳承者。他相信自己所講授的道理,也獻身於實踐。當他講授憲政民主,每一位聽講者,都知道這是他以一生奉獻的理念和主張來奉獻在我們的社會。
在民進黨中,傅正先生有一個主張,讓我們至今依然懷念。他在政策會主任期間,投入了最早的「老兵返鄉」的政治運動。這個運動,從今天看起來,仍然是非常進步的運動。當年,有很多從1949年就流離到臺灣的基層官兵,因為當時的法令,被迫孤家寡人,無法在臺灣落地生根。一生又與故鄉分離幾十年,他們只希望能回到老家,看看故土,看看家人,才能完成他們的心願。這是基本的人權,但被漠視了。
基於在學理上對人權與民主的信念,傅正老師投入了這個運動,也促使了當時的政府開放老兵返鄉探親。這個運動,讓所有民進黨的支持者和黨籍公職、幹部,再一次思考、反省了民主必須要有的普世意義。
政治工作需要理念與實務的合作,也需要滿滿的熱情做為動力,讓改革的理想一步一步來實現。在我心目中,傅正老師正是這樣一位以政治為志業的典範,他是我們所有民主後輩學習的對象,也是我們的標竿。東吳大學有這樣的老師,民主進步黨有這樣的前輩,都是我們最光榮的印記。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