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執政即將屆滿周年,民主進步黨副祕書長徐佳青今(4)日偕同黨發言人張志豪及楊家俍召開首場「365天我們一起完成的事」系列記者會,徐佳青表示,過去365天,民進黨沒有忘記對國人的承諾,蔡英文政府也沒有忘記人民對拚經濟的期待,政府把提振台灣經濟列為今年最重要的任務,現正一步步完成。後續除了全面提升執行力,加速推動經濟結構轉型,行政部門也提出涵蓋綠能建設、水環境建設、數位建設和軌道建設等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落實以公共建設投資更新國家基礎建設,整體提振國內經濟。我們希望能夠從短期措施和中長期結構性改革,將台灣經濟帶上穩健成長之路。為此民進黨也特別呼籲國民黨,台灣經濟正在起飛,朝野政黨應拋棄成見,別再杯葛議事,理性審查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台灣未來才會更好。
徐佳青表示,數字會說話,大家比一比就知道,我們拿馬英九過去8年執政來比較,蔡英文政府短短一年就做到,例如經濟穩定復甦,景氣回溫穩定,看得出政府拚經濟的決心,整體而言,新政府上任以來,逐步改善各項產業經濟發展的環境,包括出口、就業的狀況都持續回穩。對於政府團隊過去365天的努力,我們給予高度肯定,也期待國人未來一起努力、共同拚經濟。
發言人張志豪根據這份數據指出,事實勝於雄辯!這不只是執政成績,更是政府與國人共同努力達成的成果。從經濟數字看上任後的成長,與國民黨執政對比更加明顯。馬英九執政後期104年第三、四季經濟成長率都是負成長,而新政府執政後,105年同期經濟成長率則提升到2.88%,加上政府大力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相信經濟成長率未來會有更好的表現。同時,景氣燈號也從過去國民黨執政連續「一片藍」的景氣低迷,上任後燈號回溫轉綠,已連續九個月都是綠燈,顯示經濟穩定。在經濟環境改善方面,張志豪說,接下來政府也將持續致力於法規優化、提昇投資環境、擴大投資以及國際經貿佈局等面向,並且藉著即將提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落實以公共建設投資更新國家基礎建設,整體提振國內經濟。我們希望能夠從短期措施和中長期結構性改革,將台灣經濟帶上穩健成長之路,也透過經濟結構的改革,根本性解決經濟動能不足、國人所得偏低的問題。
此外,發言人楊家俍表示,台灣是出口導向型國家,過去一年的出口成績也相當亮眼,馬英九105年執政時,第一季出口負成長衰退-12.1%,對比今年同期出口年增率上升到15.1%,可以感受到民進黨執政後的差異。其中,對中國大陸的出口貿易,也不如外界一再唱衰的論調,反而從國民黨執政的-11.5%成長至9.4%。觀光業部分,日本、韓國與港澳旅客大幅成長,亞洲整體來台旅客人次持續攀高,尤其韓國高達34.3%,105年來台旅客為1069萬人次,較前一年增加25萬人次,加上新南向政策陸續對東南亞國家開放免簽,未來來台人次也會有所成長。
楊家俍進一步表示,民進黨一直是勞工朋友的夥伴,就業與薪資問題,政府責無旁貸。與去年3月相比,今年失業人數減少10000人,就業人數增加76000人,而一例一休政策也使今年1、2月的加班費達到七年來增幅的最高紀錄,上漲12.5%。薪資也從過去國民黨執政的凍漲,到今年每人每月的經常性薪資成長1.35%。這些數字也代表政府過去一年相當重視勞工權益,不論是全力提升基本工資、加嚴七休一適用標準等,都反映在經濟數字中。
徐佳青最後強調,經濟數字並不僅和國民黨執政時比較,台灣在世界表現也相當亮眼。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2016年9月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台灣競爭力排名達到全球第14名,不僅進步,更優於韓國的26名。此外,我們根據今年2月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公布的經濟自由度報告,看到投資環境也有所改善,台灣從2008年的25名上升至11名,遠遠超越韓國的27名,這表示政府優化投資條件擁有不錯的成果。這些結果說明台灣在亞洲經濟角色可以有更強化的未來,而新政府上任後推行各項政策,也是有感並持續進步的,對此我們除了肯定政府,更感謝過去一年與民進黨一同努力的台灣人民,民進黨將會持續與人民並肩「拚經濟」,打造更好的台灣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