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民眾更了解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內容,民主進步黨今(23)日《前瞻問到飽》直播節目,邀請交通部次長王國材來現場,與民進黨發言人吳沛憶、張志豪兩位主持人以聊天問答互動的方式,即時解答網友們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軌道建設〉相關問題與疑慮。
有關王國材次長與主持人回覆網友內容節錄如下:
1. 關於無人車部分,無人車是政府已經在投入、研發的事情,只是不在這次前瞻基礎建設裡,包括高雄可能今年就會先試營運,台南、桃園等也在進行中。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軌道計畫,重點在建設、投資公共運輸的部分,無人車是比較小眾的運具,它是一種交通方式。但是在這次前瞻計畫裡面,最主要是希望可以把台灣公共運輸的路網趕快鋪陳起來,所以輕軌、捷運、台鐵跟高鐵的升級,就是很重要的一環。無人車是小眾的運具,軌道是大眾的運具,兩個是不一樣的角色,兩個可以同時並行,但是沒辦法相互取代。
2. 關於基隆輕軌的部分,像基隆到台北或新竹輕軌,因為運量較低,以成本較低的輕軌來取代捷運。以基隆輕軌為例,過去估計台北到基隆的捷運,建設成本可能高達500億以上,而輕軌的預算只有80億。此外,基隆輕軌引進Tram-Train技術節省成本,使基隆輕軌能透過台鐵的軌道,即可到南港展覽館與台北捷運結合。
3. 有關花東的雙軌、電氣化和解決運量的問題部分,運量的提升包括三個部份:人、車、路三項來解決,人的部份,這次行政院同意是駕駛三千個人,所以「人」這部份沒問題了。「車」的部份,在十年的購車計劃裡,大約有一千多的車會購入,也在進行中。
「路」的部份,就是一直在談的花東為什麼要雙軌化?過去可以看到環島鐵路網裡,只有花東是單軌時,路是很難通的,就和水管一樣,有很多地方都通,只有一個地方不通,就是不通。這次前瞻計劃裡面放入花東雙軌化以及南迴的電氣化,就是在打通瓶頸。所以剛剛談到花東的部份,「人、車、路」交通部整個規劃裡都有在做。
4. 有關台鐵升級部分,舉例來說,花東部份,在前瞻計劃中有一部份就是票務系統的提升,在前瞻計劃中是後年就會完成。過去在談花東的實名制,在過去說可能會花三年的時間就把實名制做好,現在520之後,三個月就把花東實名制做好。這次就是票務系統的電腦化做得不足,才會前段買得到後段買不到,所以這次前瞻計劃裡很重要就是要做票務系統的更新。
5. 關於觀光鐵路的部分,其中有談到為什麼要做恆春的觀光鐵路?墾丁一年有八百萬的人數進入觀光遊玩,這次從內獅站延伸到恆春,從恆春半島服務到墾丁。觀光如果用更環保的方式來達成,可以和整個觀光環境來結合。
完整內容請參考:https://goo.gl/V2f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