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今(15)日召開第十八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會中通過聘任第十八屆仲裁委員及第八屆廉政委員,並通過「2017年度決算報告書」、「第十七屆第二次全代會交付研議案」。討論案部分,通過陳明文黨代表提案,修正黨章第十三條第一項第八款,刪除有關現任農田水利會會長之黨員擔任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成員之規定。
此外,許瀚升黨代表提案提出本黨新黨綱乙案,由於本案與上次全代會交付研議案中的林維浩提案旨趣相近,前已通過中常會的處理建議,本案不再另行處理。另有關李文正黨代表提案反制中國壓迫航空公司更改台灣主權企圖併吞,以及林翠蘭黨代表臨時提案、胡頌二黨代表二項臨時提案,則送交中執會研議。
第十八屆仲裁委員名單如下:廖學興、郭吉仁、陳櫻琴、郭麗珍、吳景欽、洪偉勝、謝銘洋、黃帝穎、翁國彥、張政雄、陳繼盛。
第八屆廉政委員名單如下:邱駿彥、黃秀端、劉初枝、陳榮隆、薛智仁、林佳和、張富美、魏千峯、闕銘富、范光群、黃智鴻。
此外,通過大會宣言全文如下:
「堅持改革轉型 台灣生生不息」
自從2014年的縣市首長選舉,到2016年人民將執政權交付給民主進步黨,台灣人民對於改革的期待是非常殷切的。對於第二次執政的責任,我們未忘記對於人民的承諾:持續不斷的改革與重塑台灣的永續發展。特別是過去的兩年,我們在改革的道路上,樹立了新的價值標竿。然而,新的執政情勢,仍然有許多內外的挑戰。首先是來自中國的片面手段,不只是降低制度化的交流與觀光客往來,外交壓迫擴大化,從政府組織到企業活動,軍事威脅具體化,軍機軍艦的活動,破壞了區域的和平穩定。
民主進步黨政府始終以負責任的立場,在喧囂吵雜中確立改革的方向,並且以穩健執政的思維,促進國家安全、民主轉型、社會照顧與產業創新等總體目標的實現。
過去的兩年,在全球經濟警訊頻傳下,台灣經濟持續成長,作為經濟櫥窗的股市,更突破萬點,穩定不墜。過去的兩年,台灣的企業營收不斷拉高、外資與外商擴大對台投資。這些新的成長動力,不但帶來商機,更提供許多新的工作機會。在所得分配問題上,我們兩次提高基本工資,鼓勵企業家回饋辛勤的勞動者,讓22K不再是青年起薪的代名詞,薪資所得成長已經逐漸顯現效果。政府積極的落實全面週休二日,讓勞動者的權益更有保障。更重要的,我們推動最大幅度的稅改政策,讓每一個誠實勞動勞心的工作者,認真工作的成果回饋到自身。也透過稅改誘因,讓企業可以有充分的餘裕空間,更主動投資台灣、共好台灣。
改革不是為區別彼此,是為了建立更好的制度,讓台灣永續發展。我們一方面感謝多數默默支持年金改革的軍公教人員,確保年金制度永續經營,另一方面我們也藉由建立長照2.0等更穩健的制度,來保障退休長者的生活。此外,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與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通過,推動轉型正義逐步實現;公投法、公司法的修正;政黨法、財團法人法等制度性的立法改革,在在都是為了呼應台灣人民長期的盼望:建立一個公平正義、制度永續的台灣社會,讓民主的體制與尊嚴的生活可以扎根台灣、生生不息。
而我們的縣市首長們,在過去的三年多,更是戰戰兢兢、日以繼夜的為每一個地方鄉親的生活,努力打拼。他們努力改善地方的生活環境,以創新的思維與民主參與的方式,一點一滴的改變著我們的家園。他們聆聽著每一個市民、縣民的心聲,稟持著「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精神來戮力施政。執政的成績,從改變部落三十年來的困境,到更新舊市區數十年無法去除的破敗空間;從傳統農業的再生與創新,到建造長照安居生活的社區;從綠能產業的發展,到智慧城市生活產業的引進,這些縣市首長,不但展現了民主進步黨「清廉、勤政、愛鄉土」的基本價值,更透過各項的政策推動,奠定台灣下一個世代發展的基石。
我們所接手的台灣,正處於要轉型創生的時刻。如同一座宅院,外表還有著早年的風華,然而,在歲月的摧殘下,已經讓許多住在裡面的年輕世代,開始恐懼老宅是否安穩、結構是否不堪環境多元變遷的挑戰。民主進步黨的歷史使命從來就是不斷的改革與創新。透過改革的行動,抽樑換柱來鞏固我們共同的家園。台灣,是我們世世代代的家鄉。我們一路披荊斬棘,為的就是為台灣打開一條活路。在面對2018年地方選舉的挑戰,各位黨公職們,我們不但要團結一致,確保改革價值,更要讓國人瞭解,那些盤根錯節侵蝕我們家園的荊棘,已經被我們以無比的耐心與勇氣,把錯誤匡正。未來,需要我們以創新的能力,以團結的民主進步黨來共同再造台灣、讓台灣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