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暨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今(14)日晚間結束屏東縣長潘孟安競選總部成立行程後,隨即前往高雄,由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總統府秘書長陳菊、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前高雄縣長余政憲、立法委員邱議瑩、邱志偉、劉世芳、林岱樺、管碧玲、李昆澤、趙天麟、許智傑、賴瑞隆、鍾孔炤、台鹽董事長陳啟昱、選對會召集人陳明文、林錫耀、市政顧問曾貴海、高雄市議長康裕成、高雄市黨部主委趙文男、後援會總會長林仁益及地方黨公職陪同,出席「相信高雄 看好未來」陳其邁競選辦公室成立造勢晚會。現場湧進超過二萬名熱情民眾到場支持,場面熱鬧,當選、加油聲不斷。蔡英文致詞表示,花媽基礎已經在,交棒交給陳其邁,只有知道高雄痛的人,才會疼高雄,陳其邁就是那個最了解高雄痛、最疼高雄的人,他一定可以擔起來。而年底這場選戰,不只攸關我們改革的續航力,也攸關我們對民主、對自由、對主權的堅持立場。
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菊姐、我們的市長候選人其邁、康裕成議長、余政憲召集人、後援會林仁益總會長、陳啟昱董事長、現場各位立委、議員、議員候選人、各位好朋友,大家晚安,大家好。
又來到我們最溫暖的高雄,每一次來到這,都感受到高雄鄉親對我、對民進黨滿滿的支持、滿滿的熱情。
1979年,在這裡發生的美麗島事件,影響了後來的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讓台灣民主往前走了一大步。
1998年,民進黨在選舉輸去台北市,但是高雄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做出綠色執政的好成績。
我也記得,2006年,是高雄人讓菊姐,在千辛萬苦的選戰中勝出,繼續延續高雄綠色執政的機會。
若不是高雄,台灣的民主改革不會這麽順利。若不是高雄,大家不知道綠色執政,真的是品質保證。若不是高雄,我們本土政權,就沒辦法再一次站起。
幾十年來,高雄人對民進黨,有情有義,做我們的後盾。將近二十年來的執政,我們綠色執政的團隊,也為高雄的建設全力打拚。
無論是愛河整治、自來水水質的改善、捷運的興建通車、世界運動會的舉辦、亞洲新灣區的規劃。
一項一項、一步一步,將高雄過去的「工業城市」,變成今天台灣一等一的國際港灣城市,也讓「我是高雄人」變成一件有自信、很光榮的事情。
各位,就是因為高雄人的支持,民進黨才有機會用二十年,改變高雄、讓高雄轉型,推動高雄的進步,我要在這,感謝所有高雄人的支持,感謝大家、多謝大家。
二十年來,我們為高雄帶來了許多改變。最近,我聽到我們的對手,不斷地在批評高雄,說高雄「又老又窮」,說高雄的年輕人都是「北漂」。我必須嚴肅地說,這樣的批評,對高雄人不公平。
我們回想一下,二十年前,在綠色執政以前。高雄市長期都是國民黨在執政,這些過去在高雄執政的人,為高雄帶來什麼?
二十年前,高雄的自來水不能喝、愛河是一條臭水溝,到處都是煙囪、地下布滿密密麻麻的管線。空氣不好、水質污染、汞污泥解決不了、廢爐渣到處亂倒。是誰解決了這些問題?是民進黨。
在國民黨長期執政之下,這一座工業城市,犧牲自己的一切,來支撐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所有的年輕人,留在高雄,只能做工。要做別的,就要到台北去。是誰解決了這些問題?是民進黨。
區域發展失衡,受害者不只是高雄,全台灣都面對這個問題。國民黨執政的時候,整個國家的政策「重北輕南」,就像流行歌裡面講的,「阮欲來去台北打拚 聽人講啥咪好康的攏在那」。
今天我們講年輕人「北漂」,難道不是以前的政府施政「重北輕南」,區域發展失衡的結果嗎?
為了解決區域發展失衡的問題,民進黨整整花了二十年來解決問題。現在,我們中央重新執政,也全力在改變重北輕南的政策上,重新規劃國土,均衡區域發展。
我們更要打造一個讓年輕人可以選擇外出打拚,也可以隨時回來的故鄉。我們要讓年輕人外出打拚的時候,不只是去台北,也可以去其他的城市,也可以留下來在故鄉打拚的整體環境。這樣,才是區域均衡的意義。
這兩天,高雄有兩個好消息,第一個是鐵路地下化今天通車了。
這個計畫,從上一次民進黨執政的時候核定、撥款,開始興建。中間因為政黨輪替,被刁難、被延宕,一直到我們再一次重新執政,2016年之後,才加速推動,今天終於完成了。
還有一個是衛武營。當年民進黨在中央執政,為了要推動「空間解嚴」、落實「文化平權」,把收回來的軍營,規劃成國家級的表演場地。
這個工程,也是因為政黨輪替,被刁難、被拖延。連比衛武營晚啟動的台中歌劇院都先完成了,高雄人還沒等到衛武營。一直到我們重新執政,用急行軍的速度,加速推動,昨天終於開幕了。
這兩件拖延很久的建設終於完成,讓我很感慨。我真的要代表政府,對過去幾年,不管是誰執政,針對高雄建設的延宕,向高雄人說一聲抱歉。
國家是大家的、區域均衡的好處,沒有分藍綠。地方的重大建設,更不應該分黨派。不過沒有關係,過去政府做不到的事情,蔡英文的政府來做。
各位,民進黨花了整整二十年,才做出今天的成果,還不夠,我們要用盡全力繼續拚。
今天,什麼也沒有做的人、拖延高雄建設發展的人,甚至認為高雄人的犧牲是理所當然、毫無歉意的政黨,竟然說我們高雄「又老又窮」。
我不能接受,我相信,努力改變這個城市的花媽、其邁,還有所有在場的高雄鄉親,都不能接受。
其邁講過一句話,我聽了很感動。他說,「只有知道高雄痛的人,才會疼高雄」。
我們陳其邁,在高雄長大,高雄這四十多年來所經歷的一切,就是其邁的成長經驗。我相信他就是那個最了解高雄痛的人,他也會是那個最疼高雄的人。
謝長廷市長、花媽市長拚二十年的基礎,陳其邁一定可以擔起來,「花媽基礎已經在,交棒交給陳其邁」。現場還有我們的議長康裕成,讓他們組成最堅強的團隊。
市長支持陳其邁,議員支持民進黨,我們這票,選疼高雄的人,不要選嫌高雄的人。不要選罵高雄,又阻擋高雄建設的政黨。
最後,有一件事情,我一定要跟大家講。這段時間以來,來自對岸的「文攻武嚇」,我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到。全世界都在看,我們怎麼面對中國的壓力。
所以年底這場選戰,不只是攸關我們改革的續航力,也攸關我們對民主、對自由、對主權的堅持立場。各位,台灣是我們兩千三百萬人的台灣,是要留給後代子孫的一片土地。這場選戰的結果,就是要跟全世界講,我們對未來的態度。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時刻,也是台灣人實現意義的時候,剩下四十幾天,請大家一人拉十票,讓其邁當選,讓議會過半,跟全世界講我們台灣人要自由、要民主、對保衛主權的決心、跟全世界講我們台灣人對改革的期待。我們組成最強的團隊,中央地方一條心,為高雄繼續拚,感謝大家,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