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稍早參訪宜蘭人故事館行程,總統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6)日午間,由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宜蘭代理縣長陳金德及地方黨公職陪同,前往礁溪龍潭三皇宮參香,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總統抵達時受到民眾熱情歡迎。蔡英文致詞表示,這次選舉,要選宜蘭的光榮傳統,還要選實實在在、會做事的人,這就是宜蘭人的堅持。而陳歐珀,他是「台灣水牛」游錫堃的接班人,擁有堅持、努力、日夜為人民做事的精神,宜蘭人就要選這樣的縣長。如果陳歐珀當選,他一定會和中央打拚,將宜蘭建設做到最好。
蔡英文表示,2016年選舉後,她一直想回來跟大家道謝,感謝這幾年人民對她的支持。如今,剩下十幾天就要選舉,她特別向大家拜託,支持宜蘭縣長候選人陳歐珀。經過民進黨這麼多位縣長的經營,宜蘭變得很有建設、也讓許多台灣人了解到,宜蘭價值是由縣長和縣民所共同創造的。從陳定南、游錫堃、劉守成、林聰賢,再到陳金德,這都是一脈相傳,也是「綠色執政 品質保證」在宜蘭的光榮傳統。
蔡英文也表示,宜蘭的價值就是好山好水,這也是宜蘭的資產。因為大家的堅持,讓宜蘭變得很美、很乾淨,也讓許多人想體驗宜蘭的生活,因此才會出現童玩節和其他節慶活動。當中的遊客來自台灣各地,對他們而言,宜蘭的生活方式、文化和傳承都是他們最想感受的地方,這也是民進黨在這裡連續執政所做的成果。
蔡英文提到,陳歐珀,他是從基層出身的,除了代理過三星鄉鄉長,也在中央為地方爭取了很多預算,和她還有院長賴清德見面時,說的永遠都是宜蘭需要建設。所以她向大家拜託,希望過去宜蘭的光榮執政和政績可以繼續下去。另外,在國民黨執政的四年間,宜蘭人共同的感覺是什麼?就是童玩節被取消了。現在,她要向大家呼籲,宜蘭有很多很好的東西,若是讓國民黨回來執政,就會有很多東西不見,所以我們要努力延續,縣長也就要選對人。
蔡英文表示,這兩年來,中央做了許多改革,而改革一定會得罪人,所以在這期間我們也得罪了不少人,但這些改革對台灣來說,是好的。就像年金改革,它可以讓台灣的財政變得更好,因為年金若是破產,就要用納稅人的錢補貼年金的支出。而現在改革了,年金就不會破產,退休的人也領得到年金、國家財政也能穩定,將來也能做更多建設。像是一個月所得三萬元以下的人不用繳稅、年所得123萬元以下的一家四口也不用繳稅。這對所得較多的人沒有稅務負擔,也對所得較少、較弱勢的人來說,是一件好的事情。
蔡英文也表示,過去幾年,台灣的經濟發展遇到瓶頸,就是因為基礎建設的不足,也就是治水、鐵路等基礎建設都沒有,所以我們才要出來做。在去年,就有一項透過數千億投資打造台灣的基礎建設計劃,但是在立法院審理的時候,被國民黨一直反對和阻擋。現在好不容易預算過了,也要開始建設了,她希望中央和地方一定要相互配合,才能做得起來、做得好。除了交通和治水要做好,有淹水和污水的地方也要做處理,這些都是需要中央和地方合作,也要有好的縣長和中央有效地溝通、執行。所以,會做事的縣長很重要。大家在選縣長,總統也在選縣長,而總統選的縣長,是要可以和她一起打拚、把地方建設做到最好。
另外,她進一步表示,在做總統時,就已經準備三、四百億的經費,要來照顧社區裡的長輩。因為長輩越來越多,需要被照顧的人也很多,所以她希望透過設置社區照顧中心,讓長輩都能在自己的社區受到照顧,也能到中心散步、活動和吃飯。社區長照中心就是我們的施政重點,這當中也需要地方的配合。長照2.0政策,裡面有針對失智或失能而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輩,可以撥打1966,由專人來幫忙換藥和洗澡等。加上還有一百種以上的服務,若是100元的付費服務,你只要付16元,其他由政府來出,低收入戶就都由政府服務。而每天照顧長輩很累,若需要休息,只要透過申請,政府就會派人去家中照顧,居家照顧可以申請21天的補助。
蔡英文提到,這次選舉,我們要選宜蘭的光榮傳統,還要選實實在在、會做事的人,這就是宜蘭人的堅持。不選說大話、不做事的人,就要選陳歐珀。他是「台灣水牛」游錫堃教出來的接班人,擁有堅持、努力、日夜都為人民做事的精神,宜蘭人就要選這樣的縣長。如果陳歐珀做縣長,他一定會和中央打拚,將宜蘭的建設做到最好。
蔡英文表示,宜蘭是個好地方,宜蘭堅持的價值就是台灣重要的價值,宜蘭也是最支持民進黨、民主發展最重要的地方。所以,宜蘭人應該得到政府更好的照顧,也應該得到好的縣長來照料大家。另外,除了我們所堅持的台灣主權和尊嚴外,我們和許多國家的關係也有進步。所以,不要再因為中國的打壓,就選錯縣長,這次要選出真正好的縣長。
蔡英文強調,宜蘭是民主聖地,在2018年11月24日,將會成為最關鍵的地方。她向大家拜託,再一次幫助民進黨,讓我們的縣長能順利交棒,讓陳歐珀、林水金、陳福山等人都能高票當選,而選舉之後,她一定會再回來跟大家道謝,那時候也是一起打拚、一起建設宜蘭的時候了。
蔡英文主席隨後也將前往壯圍壯五鎮安廟、頭城慶元宮參香,並面對面與宜蘭的鄉親請託拜票,延續「綠色執政 品質保證」在宜蘭的光榮傳統,支持認真打拼的陳歐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