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錫堃:責任確立,是「仇恨的結束、真相的開始」
二二八事件是威權政府的問題,而不是族群的問題
針對今(19)日出爐的「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民進黨主席游錫堃表示,研究報告證實二二八事件是威權政府的問題,而不是族群的問題,沒有任何一個族群須要揹負「二二八」的原罪,因此,二二八責任的釐清,是「仇恨的結束,和解的開始」。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指出,蔣介石為二二八事件元凶,應負最大責任,陳儀、柯遠芬、彭孟緝等軍政情治人員應負次要責任外,也羅列前國民黨主席連戰的父親連震東等人、「半山」、社會團體與媒體工作者的責任,因為他們在此事件中,站在陳儀立場,幫助他軍事鎮壓平息抗爭,而非站在台灣民眾立場,向陳儀爭取權益。
游主席表示,沒有任何一個族群需要背負原罪,二二八事件是國民黨威權政府對人民的壓迫,不是族群間的爭議。因此,該為二二八負起責任的,不是被冠上「暴民」帽子的台灣人民,更不是一九四九年之後來台灣的外省人,而是當時南京政府的決策人士以及台灣的軍政當局。因此,真相釐清之後,就是族群和解的開始。
游主席也強調,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突顯的意義,是司法正義、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的問題,確立二二八責任,才能為國人及後代同胞建立正確且正義的歷史觀,也是建構台灣未來憲政傳統,人民對抗政府以及政府自我限制的重要文獻。
游主席以民主化之後的東德以及南非共和國為例,說明轉型正義對新興民主國家的重要性,而對不義歷史的追究,是所有民主轉型國家的必要課題。例如東德民主化之後,對於東德共產黨的追究,不僅給予受害者應有的公道,更成為弭平歷史傷口的關鍵,而南非政府更成立專責的「真相和解委員會」,透過對真相的追求,弭平族群之間的爭議。因此,對過去威權與獨裁政府時代諸多壓迫人民事件的追究,是建立轉型國家向多元、民主、寬容社會的必經之路。
游主席同時呼籲,真相釐清之後,就是「仇恨的結束、和解的開始」,國人應謹記過去獨裁政府的教訓,秉棄族群之間的誤解,以積極開放的態度面對這段歷史,建立台灣社會成為一個多元、包容、民主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