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性別法制史的足跡,從制度性平等到實質平等,立法者始終往修正父權陽剛異性戀霸權的戰鬥位置邁進,然而,對性別權益的追求並不應僅止於制度,當代的革命存在於個人日常行動的顛覆。因此今年婦女部與「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合作性別電影巡迴,透過電影及座談,在日常場域繼續深化性別人權的未竟之業。「性別巡迴影展」共計六場,包含新北、彰化、宜蘭、花蓮等地,主題涵蓋職場性騷擾、身體意識、性暴力、母職等多元而交織。首場與蔡沐霖立委候選人合作播映《倖存的女孩:娜迪雅‧穆拉德 Nadia Murad》一片,於今(23)順利落幕。本場由蔡沐霖候選人及余宛如委員進行映前座談,聊聊女性面對動亂政權的處境、社會漠視女性主體性的悲傷,進而宣揚民主、自由、人權的重要性,期待激起民眾對性別、戰亂、奴役迫害等國際性問題的反思。
擔任主持人的民進黨婦女部蔡宛芬主任表示,「國家機器」一詞最近很紅,而當有一個國家規模的暴力時,女性除了人身安全的恐懼,還有更大一層危機是性暴力。在近期香港抗爭中,警察刻意讓抗爭女性裸露,甚至性侵、墮胎,而不只是香港,抗爭中對女性的暴力在各個國家都有類似的現象,本部片就是女性對面國家機器性暴力的控訴。
蔡沐霖候選人提到,90年代民進黨在進行大力改革,時任婦女部主任彭婉如前輩,推動性別的制度性改革不遺餘力,最後卻遇害。直到2000年,彭婉如致力推動的選舉席次「單一性別不得低於一定比率」規範終於落實,回顧前陣子剛公佈的不分區立委名單,我們能理所當然地認為要有均衡性別比,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蔡沐霖表示,這些事件對他最大的啟發是,推動價值的過程中會非常、非常孤獨,但如果今天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我的信仰」,那我必須跟它站在一起。不管香港、新疆、蘇丹,這些動盪局勢下放大的國家暴力,都建立在極權政權的前提下,因此,用選票維護台灣的民主法治,是我們目前最具體能保護台灣的方式。現任立委、2020全國小英姊妹總會副總會長余宛如接著表示,要捍衛台灣勢必要面對中國因素,迫切的方向之一就是「經濟調整」,擺脫單一依賴中國的情勢。於是這三年的執政內,民進黨不僅穩固國內經濟,更完善新南向政策,加強國際連結。
最後,蔡沐霖談及選區中永和常常被稱為「臥房城市」,現任的立委從蔡沐霖3歲時開始從政,他是一個親切的好人,不過對於永和的發展推動卻沒有正面幫助。蔡沐霖聲明,自身家族完全沒有房地產相關的背景,會毫無包袱地處理永和「臥房城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