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燃起台灣民進黨的熱情
Rekindling the flame of Taiwan’s DPP
理想與堅持,一直是民進黨過去二十餘年來,帶領著人民走向民主與改革的原動力,也是五年前民進黨執政時人民賦予的主要使命。
但是,這次在甫結束的地方選舉中,民進黨卻遭到史無前例的挫敗,主要的原因,除了反映出人民對於執政效能的不彰與清廉的質疑外,更反映出人民對於民進黨能否繼續領導台灣走向民主、改革、台灣認同熱情的消退與遲疑。
民進黨執政五年以來,在未能掌握國會多數的情況下,導致政府機器空轉,種種改革與政策無法推動。這種現象,固然可以歸咎在野黨的非理性杯葛,但是民進黨執政以來,是否能夠一如人民的期待,堅持理想,提出一套長遠的規劃,團結一致的帶領人民,面對在野的挑戰,堅定的落實政策,更是今天民進黨應該謙卑面對的檢討與挑戰。這也是我之所以要提出「黨政合議、集體決策」的主要原因。
今天的民進黨,在面對在野黨強大的挑戰下,唯有協調、整合黨與政府部門,用堅定的信念,同心協力,清廉執政,重新喚起人民對於追求理想的熱情與堅持、以及作為一個台灣人的自信。
「確保台灣做為一個民主國家的事實,國家前途,只有人民能夠決定」,是民進黨之所以有別於國民黨的最大差異。讓台灣人民,在民主的體制下,擬定一套合乎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適用的憲法,讓政府體制能夠走出現有政治僵局,更有效能的運作,是民進黨對人民的一貫承諾。
在兩岸關係上,堅持台灣認同,以台灣為主體,在對等的基礎上,謹慎、務實的與中國展開全面的交流與互動,更是人民對於民進黨的期待,也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台灣願意與中國展開全面的對話,包括安全、民主、經貿、三通等各項議題;也希望中國能放棄矮化的台灣政府的作法,坦然面對台灣政府的存在,與台灣人民選出的國家領導人及政府展開對話。
在我們追求和中國和解與對話的同時,我們也沒有忘記台灣的國家安全,建立具有嚇阻性防衛能力,以保護台灣,抵禦任何可能的外力侵犯的決心。任何國家,在追求和平的同時,都沒有忘記建立一套「避險政策」,更何況台灣面對的是一個隨時想要壓抑台灣民主,併吞台灣主權的中國。
當然,如何在全球化的挑戰下,持續自由化;讓台灣在維持蓬勃經濟活力的同時,能夠兼顧內部社會發展的公平與正義,是民進黨執政的重要使命。台灣要面對的是全球化與中國經濟崛起的雙重挑戰;如何全球佈局,善用中國市場的機會,卻又同時避免中國吸附與不穩定因素的風險,需要更有效的開放與更積極的管理。
此刻的民進黨正處於關鍵的時刻,也是台灣未來走向的關鍵時刻。民進黨選舉的失敗,正是考驗著這個黨是否有能力反省,重新調整,再做出發的能力。我們相信,在黨主席的改選以及政府的重組之後,我們有信心,重新喚起台灣人民對於民主、改革與認同的熱情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