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副祕書長林飛帆、林鶴明今(5)日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受邀出席由台灣韓國影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舉辦、民主進步黨協辦的「2020台韓影藝沙龍-亞洲民主專題影展」開幕式。林飛帆致詞時表示,這次的活動,除了一方面是在美麗島事件41周年之前,希望能夠讓更多年輕朋友透過影像接觸到過去這段歷史,另一方面也是想提醒大家,對於台灣、韓國、香港,甚至周邊地區的民主運動精神都要持續保持關注,且台灣與周邊其他地區的民主必須要持續發展下去,也必須要更強大,才有能力去保護包括香港,甚至其他更多地方的民主發展,希望大家欣賞影片之後能有更多的感觸,也能夠分享給更多朋友,告訴大家為什麼我們要持續關注台灣及其他地區的民主。
今年12月10日適逢台灣美麗島事件41周年,回顧台灣民主化之發展歷程與整體國際情勢,尤其亞太相關國家的政治發展亦有許多相互對照之處,包含韓國518光州事件40周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等。此次影展希冀透過台灣、韓國、香港民主運動相關系列影片放映與論壇座談,回顧過往民主發展來時路,共同找出深耕民主自由價值的力量,並持續推動民主的深化。
台灣韓國影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張智瑋開場時表示,當初最早的規劃是希望能夠串聯台北、首爾兩地,做同步、零時差的開幕,來進行台韓交流的影展,很可惜韓國疫情失控,導致不得不放棄同步連線這樣的計畫。下週剛好是美麗島事件41周年紀念,能夠在這個時間點上辦理這樣的活動,可以說更加意義非凡。他說,今年剛好也是韓國光州事件40周年紀念,美麗島事件跟光州事件相差不到6個月,兩個事件都是促使台、韓兩國的獨裁政權慢慢轉向民主開放社會一個重要里程碑的轉捩點。
張智瑋提到,今天看到現場有非常多的年輕人,這個世代的年輕朋友,從出生以來就已經習慣了呼吸自由的空氣,對他們來講,民主、自由的概念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就像防疫一樣,民主、自由從來不是垂手可得的,更不是理所當然的,是靠許多前輩們用生命去爭取換來的,身為後生晚輩,沒有辦法共同參與那段過往,但是都有義務去了解那段歷史,更有責任要好好維護、守護那份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並且將它完完整整的傳遞給下一代。因為就在此時此刻,鄰近的香港,他們經過一年多的反送中議題的抗爭,直到今日,他們也是一直不斷地受到威脅、打壓,今日香港難保不會成為明日台灣,也就是因為這樣,他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年輕朋友一起共襄盛舉,一起來參與、了解、關心民主自由的價值與理念。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致詞時表示,今年是美麗島事件41周年,或許很多年輕朋友不知道,但是美麗島事件是發生在1979年,現在已經41周年,韓國的光州事件,今年是40周年,接續著這兩個事件之後,不管是韓國還是台灣的民主化浪潮就一路的向下推,乃至於到現在台灣跟韓國能夠享有民主體制,但是在周邊很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香港的朋友,他們現在正面對的處境是完完全全地不同。他提到,最近很多朋友在比較台灣跟香港,或是韓國、台灣、香港之間要如何看待,他認為一個非常大的不同在於,我們過去從威權轉型到民主的過程當中,經過非常多人的努力,慢慢逐步走向開放。但現在香港走向另外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命運,從一個半開放的狀態,慢慢轉向一個威權,甚至是更不民主的狀態,這是我們要永遠記在心裡面的,這也是為什麼這次民進黨跟台韓影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得夥伴一起舉辦活動的原因。
林飛帆表示,這次的活動,除了一方面是在美麗島事件41周年之前,希望能夠讓更多年輕朋友透過影像接觸到過去這段歷史,另一方面也是想提醒大家,就在我們身邊,不管是香港,還是周邊很多其他的國家或地區,其實還面對到非常多嚴峻的挑戰。這次除了台灣和韓國的影片之外,還有一部是來自於香港的反送中運動的短片集合,也希望透過這些影像,讓大家重新回想,從去年香港的親人在這場抗爭運動當中他們所付出的,一直到現在,他們都還在接受這種沉重的代價。他強調,對於台灣、韓國、香港,甚至周邊地區的民主運動精神都要持續保持關注,也應該要永遠放在心裡面,台灣與周邊其他地區的民主必須要持續發展下去,也必須要更強大,這樣才有能力去保護包括香港,甚至其他更多地方的民主發展。他希望大家欣賞影片之後能有更多的感觸,也能夠分享給更多朋友,告訴大家為什麼我們要持續關注台灣及其他地區的民主。
促轉會主委楊翠致詞時表示,當權者對於人權的迫害、侵奪這件事情是隨時隨地,過去發生、現在到處在發生、未來也很有可能會發生,所以人權、自由、民主的爭取,這件事情會是永恆的普世價值,也是共享價值,在這樣的共享價值的前提下,今天不管是用影片、紀錄片或是各種說故事的方式,或面對面的傳遞,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年的人權日在下周四,今天人權館提前舉辦了世界人權日的活動,有近兩百位的政治受難者前輩跟家屬出席了這場活動,她過去兩年半在促轉會,一直深刻感受到台灣的轉型正義做得太晚了,以往,她曉得政治受難者前輩一一慢慢地凋零,可是這兩年半,因為必須要承擔工作關係,更深刻感覺到凋零的速度。她認為,無論有任何場合,能夠來談人權的議題都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為這是普世共享的價值,過去的記憶不能遺忘。
她強調,過去的愛能夠提醒我們永不再犯,過去的光能夠啟示、指引我們,要怎麼樣走向向光的方向,她今天在人權館看著前輩們,他們都是走過黑暗的時代,今天從黑暗的時代挺身、挺住,特別是過去20年,從黑暗裡面走出來,他們身上帶著光,那個光是他們用生命的力量去抵抗的,抵抗這個世界不義的光,也是他們望向未來的光,這種能量是非常重要的,她相信這也是這個影展裡面,各種故事要傳遞的。最後,她也特別引用影片中的一句台詞「你是證人,我們都是證人」,無論我們是什麼時候出生的,無論我們有沒有親身用眼睛見證那些不義,但是我們隨時都可以站起來,成為證人。
「2020台韓影藝沙龍-亞洲民主專題影展」為期2天在台北市三創生活園區5F Clapper Theater,共有6場次電影放映及映後座談,除邀請導演映後座談之外,也針對台、韓、港邀請3位專家,暢談相關事件對於當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