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中國部今(18)日在台中舉辦「壯大台灣,國家就安全」系列座談會,主要議題為國防安全。針對台灣的國防安全,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強調,台灣必須深化國防力量,才能有效嚇阻,降低戰爭風險,守護台灣。他還呼籲在野黨,國家安全不應區分黨派,勿再杯葛國防安全,甚至設局力挺台灣的盟友。
這場座談會邀請了淡江大學整合戰略中心執行長蘇紫雲、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顏永銘共同探討台灣當前的軍事威脅。
林飛帆:國防安全應不分黨派,在野黨勿再杯葛國防預算
林飛帆表示,台灣應強化國防自主、深化與盟邦合作,才能有效嚇阻,降低戰爭風險,保護台灣的關鍵。
他指出,過去馬政府寄望於對手開恩,在外交上自我削弱,在國防上鬆懈提升自我防禦能力的作法,在過去四年民進黨逐步矯正,今年也逐漸看到成果。
林飛帆說,過去延宕的潛艦、國艦國造工程,在蔡總統執政四年半以來,我們開始發展國機、國艦、潛艦國造。前陣子除了潛艦動工、海巡安平艦等艦艇交船,再到近日的海軍新艦艇塔江艦命名下水,台灣強化國防自主的努力逐步推進。
他表示,我們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決心也受到盟友的肯定跟協助。過去四年,美國政府持續對台售出關鍵武器,自2017至今高達11次重要軍售,這一方面協助我們提升防衛能力,二方面也展現台美合作共同維持區域和平穩定的,防堵中國破壞區域穩定的決心。
林飛帆更呼籲,台灣安全應不分黨派,台美合作的深化也是國家最大利益,在野黨勿不要再杯葛國防預算,也希望在野黨不要對試圖併吞我們的人卑躬屈膝,對支持我們的盟友政治設局。
最後,林飛帆也對台美雙方共同努力維護台海安全與區域穩定的表達感謝,也期待未來台美關係持續深化,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能力受到更多盟邦的支持。
蔡明憲:馬英九的「首戰即終戰」是在打擊國軍士氣和人民的尊嚴
與會致詞的國防部前副部長蔡明憲於致詞時特別提及,馬英九「首戰即終戰」的言論,宛如叛亂罪,這一席話就是在打擊國軍士氣,打擊台灣人民的尊嚴。蔡明憲也點出觀察中共對台灣國安的四大危機,分別是多次軍演,使台灣防衛縱深已退到台海中線以東;頻繁軍機擾台,以武促統的危機;中共資訊戰、竊取機敏資訊及科技;中共第五縱隊及其同路人,進行滲透破壞等。
吳峻鋕:國家安全應建立於民眾守護主權的意志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於開場時重申前場座談會基調,指台灣國家不安全正是從馬英九執政八年內開始,種種親中政策與發言使國軍不知為何而戰、軍心動搖,更鬆懈全民防衛意識,而面對中共國防預算逐年擴增,馬政府卻以沉迷於和平假象,忽視重要軍購及軍事整備的重要性。吳峻鋕強調,台灣國家安全不建立在虛假的共識及對岸別有目的的善意上,而是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民主共識與守護主權的意志。
蘇紫雲:小國能善守,推動國防投資亦能帶動國內經濟
蘇紫雲則以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比擬台灣現階段不對稱作戰戰略。他認為台灣雖小,但只要將有限資源做戰略上最妥適的選擇,「小國亦能善守」。蘇紫雲也指出,無論川普或是拜登的安全政策,雖然有單邊、多邊主義路線差異,但共同點就是認為中國為惡意政權、策略同為「制中」。
蘇紫雲也以台中在地的漢翔公司及工具機械產業為例,指出對國內的國防投資不僅可以實現國防自主能力,更是一股經濟機會,促進國家經濟成長、產業升級。
蘇紫雲分析,短期上面對共軍擾台等威脅,除了應急戰力整備外,也可積極結合盟邦,在關鍵議題及事件上發揮加乘效益;而中長期方向,除持續與盟邦安全合作、捍衛共同價值、強化敏感科技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與以色列、新加坡等國一樣,務實調整國防預算,如此才能有效防衛自我。
林穎佑:對內強化國人防衛意識、對外展現抵擋中國威嚇滲透的「台灣價值」
林穎佑表示,台灣國防上最佳作為絕非屈服,而是強化、展現嚇阻能量,讓共軍清楚認知對台開戰,結局就是失敗,藉以降低戰爭風險。他也談論「首戰即終戰」言論,認為中共當然最期待首戰即終戰,付出最低成本就能拿下台灣。面對此情勢,對內最重要的就是國人防衛意識與對國防的認識及支持,對外則應積極展現地緣重要性、抵擋中國威嚇滲透的「台灣價值」。
顏永銘:守護民主的台灣,勢必要付出代價;國防預算缺乏自我防衛的意志
顏永銘從公民意識切入,認為在承平時代和平已成習慣,也忽略了享受自由民主必須付出的成本。應思考如何傳達正確訊息,說服立場不盡相同者,讓國防成為全民的最大公約數。顏永銘也以近十餘年台韓中三國國防預算比較,說明我國軍事安全投資嚴重落後,2016年之後才緩步改善,既難以抵抗中國擴張的野心,也比不上處於類似狀態的韓國,我國國防預算的穩定提升有其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