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青年部今(1)日舉辦「『會師!國務青』1218為未來投票記者會」,來自全國各地、近期投入公投街講的青年幹部及組員齊聚在中央黨部,向蔡英文主席分享街講實戰觀察,更秀出車票,一同宣示12月18日要為了未來而投票。
民進黨青年部主任蔡沐霖表示,過去一個月來,「國務青」已前進北、中、南、東、離島共11個縣市,舉辦15場公投街講,平均兩天就有一場。參與街講的85位幹部和組員中,逾50人有實際手拿麥克風宣講的經驗,說明經過培育的「國務青」不只有政策論述能力,也有行動力、執行力與團隊精神,更可以站上第一線擔任麥克風手,面對面和社會大眾溝通。
蔡沐霖並預告,公投倒數18天,全國街講將會持續進行,另將針對各別題目規劃主題式的行動街講,還會推出「國務青到你家」限時專案,讓「國務青」走進台灣更多角落,誠懇說明「四個不同意」的內容。
記者會中,參與街講的青年幹部分享了實戰觀察。北部能源組組長沈建華指出,不分文組、理組的青年,都關注公投對能源轉型的影響,也在面對面溝通的過程中發現,政府縮減三接開發面積、再外推的方案,能爭取到年輕朋友支持,將同意票轉變為不同意票。
北部經貿組組長許馥嘉說明,美豬議題跟食安、農業、經貿談判、外交關係都有關連,需要極多的溝通對話。由於國際標準、科學證據都很充分了,反美豬絕不只是字面上的食安問題,而是台灣願不願意和國際對等貿易的態度展現,若反美豬同意投下去,台灣很可能走不出去。
中南部綜合組組長粘芷瑄強調,中南部民眾很關心空污問題,當街講提到不要南電北送、中電北送,區域供電需要平衡時,路人往往會停下腳步,願意多聽下去。身為在中南部唸書的學子,組員們都關切區域的均衡發展。
青年新聞輿情組組長饒辰書則提及「兩個觀察」和「一個建議」:第一個觀察,公投議題很有深度,討論起來難免有門檻,青年應深化理性討論的基礎;第二個觀察,社會各領域專家學者的意見相當重要,應更積極表態;同時,建議青年朋友保持對公投資訊的理性判斷,期盼讓關心政治可以持續成為年輕世代的顯學。
蔡英文主席致詞全文如下:
各位「國務青」夥伴、各位媒體朋友、在場的秘書長、副秘書長、收看直播的朋友,大家午安。
從剛才的影片和四位國務青分享中,我想大家都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國務青」,是帶著巨大的熱情,積極投入公投的宣講。
我要感謝每一位「國務青」夥伴,用行動來號召社會大眾一起關心公投。
街頭演講跟走上街頭,是民進黨一個傳統,對我們很多年輕人跟剛加入民進黨的黨工來講,這是基本工。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曾經有這樣的時期,就是要讓年輕黨工可以走向群眾,所以我們就把他們分別派在每個廟口,他們就在廟口一直講,講到面前聚集一群人的時候,才算及格。當然,也有人講半天,只有一個人在聽,那就是等著要收椅子的那個人。
即便如此,走向街頭確實是一個在心理上要克服很多困難,才能走向街頭,尤其當你面對的是一個不確定的群眾,或者沒有群眾的時候,你要講到有群眾,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對同學來講,恐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體驗,這個經驗是好的,不論有沒有聽眾都是好的經驗。
我剛才坐在這裡聽四位同學報告,覺得同學們的口才比我還要好,至少大家講話不需要用稿。我剛才坐在這裡聽各位在講述在街頭的經驗,我覺得這比我剛當主席的時候,我們所看到年輕人的參與、年輕人參與熱情,還有走向街頭的勇氣來比,現在真的很不一樣。
謝謝黨部裡面幾位勇敢的黨工,願意嘗試「國務青」的計畫,讓我們今天可以坐在這裡,可以分享,也可以凝聚更大的力量來影響、說服這個社會。
這次四大議題公投,確實對台灣社會來講,是一個很不一樣的體驗,因為主要是,這四個公投議題確實影響台灣未來很深遠,不論是從國際面向、能源轉型、民主深化,從每一個角度來看,他不只是四個議題的公投,他是影響台灣未來發展很重要的幾個方向。
所以,年輕人的參與是必要的,尤其是這次公投18歲以上的年輕人都可以投票,我們很高興看到年輕人站出來現身說法,跟自己的朋友、同樣歲數的年輕人相互溝通、互動,這是好的事情,透過這個過程,對於很多重大國家議題,可以進行瞭解、說服。
剛才聽到新聞輿情組的同學講到,到了異溫層的時候是很痛苦的過程,在同溫層感受到的是溫暖,但是勇敢走出去,面對異溫層,那才是我們一個正確的態度,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我剛才聽各位在講的時候,尤其是影片裡面,我發現年輕朋友都很精準掌握到我們的論述,而且講得比我們還清楚,我很感謝各位的用心。但是除了這個之外,大家比我們還要有優勢的地方在於,我們年紀不同,所以你的朋友,他們對這些事情是怎麼想的,要用什麼方法讓他們更能夠關心這件事情,而且可以說服他,恐怕要讓青年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所以,我會鼓勵大家,不僅是用現在整理好的資料跟論述,更重要的是要用年輕朋友的方法去說服同儕,這是我希望大家再更進一步做到的。
我也知道在2020年有很多年輕人支持我,讓我能夠順利連任,很多人支持環境保護的價值,也有不少人,為了藻礁,當初也簽過連署書。
我們也很重視這些訴求。事實上,我們在前幾天也帶了很多媒體去桃園,也透過媒體告訴社會大眾,觀新藻礁已經劃入保護區了。在大潭藻礁,也有24小時的直播鏡頭,可以證明藻礁沒有受到傷害。
不只直播,中油也編列了保育藻礁的基金,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桃園市政府所投入的心力,桃園市政府和在地鄉親合作,成立「海岸巡護隊」等多個藻礁志工隊,甚至還包括「環保潛水隊」,會潛入海中,清除海底垃圾。總共有超過一千名志工投入,用實際的行動,盡最大的力氣,來守護藻礁、守護生態。
最近幾天,陸續有水工專家、環保團體,發表了對三接再外推方案的肯定。這都說明了,只要我們願意付出心力,推動環保和國家發展雙贏的方案,讓藻礁有保護、空污有減量、經濟有發展。而我們的付出,專業團體都表達贊同,也選擇跟我們站在一起。
用三接遷離公投當例子,來說明,我們用誠意溝通,願意做出最有利於全台灣的調整,最後一定可以說服社會大眾,共同支持這個對台灣社會最好的方案。
我相信大家這段時間,這一個月走上街頭應該有很多體會,我相信從現在到12月18日,要做的更多、更用力,所以到12月18日之前,大家繼續加油,我們各自在社會不同角落,來說服台灣社會,讓四項公投議題都可以在12月18日那天,讓我們社會大眾支持我們的立場,那就是「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