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民黨今(31)日召開記者會選擇性解讀桃園市、新竹市可支配所得資料,民進黨發言人黃世杰表示,把緊鄰首都、較早升格為直轄市,佔盡都市發展「天時地利」的新北市,拿來與較晚升格直轄市、非鄰接首都的桃園市、「非直轄市」的新竹市相比,根本是立基點不對等的錯誤類比。
他也說,更別提,國民黨無視桃園市、新竹市、台北市三個縣市是平均每戶所得收入與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的全國前四名,硬要挑「成長率」,玩數字遊戲的手法,如此不倫不類的比較,不會得到大家的認同。
黃世杰指出,蔡總統2016年上任以來,台灣整體的經濟表現逐年改善,在全體國人的努力下,創下許多國際肯定的好成績。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資料,2021年的經濟成長率達到6.57%,創下11年來新高。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台灣的人均GDP,相當於國民所得指標,在暌違19年後,今年可望超過韓國。
黃世杰指出,這些經濟果實都是全民努力的結果,每個地方發展速度不同,像是新竹、桃園這些早期已經發展的區域,薪資基礎本來就比其他縣市高,成長率也會相對低。以桃園市來說,家戶收入在六都中排名第2,新竹市更是連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都名列全國前3。
黃世杰也說,國民黨記者會只敢列舉部分縣市,是因為國民黨執政縣市有表現更差的嗎?若依照國民黨不分各地發展速度的計算標準,以2020年與2019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作比較,國民黨執政的台中市僅增加61元,彰化縣更是減少17,904元,是全台灣唯一負成長的縣市,試問國民黨要說盧秀燕市長跟王惠美縣長執政不力嗎?再次呼籲國民黨,現在是疫情期間,全民抗疫之際,請國民黨不要為了選舉亂扯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