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恭禧各位,通過激烈的選戰考驗,成為新國會的成員。各位不僅是民主進步黨執政的基礎與力量,也將在未來,扮演本黨落實民意、實踐改革理念的重要推手。
我個人參選過六次立法委員,前後參與民主運動將近四十年,這些年也參與大大小小的黨務工作,有一些心得想與大家分享,一同勉勵:
第一,我們要持續提出感動人心的願景:
我期望本黨的政治人物,一定要更貼近民心,充分了解人民的心聲,以人民的期盼作為自己的目標,這樣不論是受到打壓或是競爭,我們仍會繼續受到人民的支持。
本次立委選舉的投票率較上屆立委選舉減少了6%,總票數減少了61萬0491票。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本黨成長了2席,增長了2萬3694票,得票率成長2.34%外,所有政黨的得票數都減少:台聯減少了4萬4848票,國民黨減少了8557票,親民黨更是大幅減少了56萬7223票,總計泛藍陣營一共減少了61萬9822票。
可惜的是,本黨有許多現任立委卻意外落敗,此一結果非但與我們原先設定的目標有所落差,也與選前樂觀的預測不符,就是因為我們無法成功地將人民對國親在總統大選後的非理性抗爭,以及立法院中的杯葛對抗的厭倦感受,轉換成選票。選舉結果證明人民在對政治冷漠的態度中,還是非常支持肯定不斷成長的民主進步黨,但也證明我們確實犯了若干錯誤,這是全黨上下必須虛心加以檢討的地方。
回顧過去,從黨外到組黨,從威權到民主,從在野到執政,在惡劣的政黨競爭環境裡,民主進步黨能夠勝過強大我們百倍、千倍都不止的國民黨,依靠的從不是單純的競選技術與文宣,更缺乏龐大的資源可以進行組織動員。我們能贏,是因為我們總是提出感動人心的願景、形成引領台灣社會主流價值的訴求。
但願景絕不能憑空想像,不能離開人民,而是必須讓自己真正參與到人民的生活裡,瞭解人民心中的需求與痛苦,將民眾內心深處的期待,當成自己奮鬥的目標。換句話說,除非我們真切地瞭解人民心中的需求與痛苦,否則我們就不再可能有感動人心的願景,也不再能激起民眾的認同與支持,黨的發展也將遇到瓶頸。
因此我要向各位勉勵,參與人民的生活,以人民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以人民的呼吸化為自己的呼吸;以人民的期盼作為自己的目標,才能繼續受到人民的支持與認同。
第二,我們要有化解族群撕裂的開闊執政胸襟:
過去,由於執政者的錯誤,台灣社會其實累積了巨大的族群衝突能量,去年三二0後,國內陷入族群撕裂的社會對立氣氛中,正提醒我們台灣族群問題的日益嚴重。問題,不是民進黨造成的;責任,卻應該是執政者應該承擔起的;做為執政者,我們應該要懷有開闊的胸襟與氣度,主動來化解族群間的不平與怨氣。
正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前南非大主教圖圖所說:「沒有寬容就沒有未來」,他深深地知道,如果南非的黑人族裔取得政權之後,只懂得清算白人族裔,南非國家將始終陷於族群衝突與對立的深淵之中,無法大步邁向未來。在南非總統曼德拉訪台時,我也曾經當面請教他,「為何可以對過去白人的罪惡寬容不計?」,他對我說,「只要把目標放在當下和未來,過去的一切仇恨憎惡,其實無足輕重。」
台灣正是要專注於當下與未來目標的關鍵時刻,民進黨不應該讓過去執政者的錯誤,繼續阻擋我們帶領台灣國家邁步向前。基於這樣的思考,今年七月的黨務發展委員會,就特別針對當前日益嚴重的族群問題加以討論,最後更提出了「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在九月的臨全會通過,向外界展現了本黨追求國家和諧發展、各族群共存共榮的誠意。未來,我們更期待在這樣的基礎上,爭取各族群的團結合作,形成社會共識。
第三,我們要有紮實、堅強的執政論述:
「執政」,不僅止於掌握表象的國家機器,或者是指揮官僚公務人員來做事;「執政」,更必須要發展出紮實、堅強的執政論述,才能夠順利推展政務,也才能具體落實改革理念。
相當程度而言,執政論述可以說是政策的整合與說服能力,在推動任何政策之前,如果我們不能整合相關單位的意見、縮小受到影響的利益團體範圍,以及透過說服,動員民意支持,就極有可能遇到政策受挫的後果;換句話說,即便民進黨掌握了執政權,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能力發展出紮實、完整的執政論述,我們就無法展現執政績效,也無法透過政績來擴大本黨的執政基礎。
我自己在擔任行政院長的期間,就為了當時虧損連連的中船公司推了一個解決方案,但是當時卻受到立法院的強力杯葛、四面八方的反彈與壓力,但是案子過了之後,中船逐年由虧轉盈,代表我們當時的改革方向是對的。
所以,加強執政論述是我們要共同努力的地方。過去的在野時期,當一個在野黨的立法委員,也許只要嚴格、強悍的把關,去挑剔批評執政黨的政策,就能算是一個稱職的立法委員。但是現在,做為一個執政黨的立委,如何協助、督促行政部門,也訓練自己去發展堅實的執政論述,是我們未來共同面對的課題。
民主進步黨要持續贏得人民的支持,穩固執政基礎,使我必須提醒各位,未來面對的挑戰是嚴酷且巨大的,每一位新當選的立委同仁都不應掉以輕心,因為當選而鬆懈下來,反而應該從當選之日開始,就要鞭策與提昇自己,不僅要深入基層瞭解民意,更必須用心在法案與政策上,強化自己的專業能力,建立自己問政領域的發言權威,如此,才有可能在下一屆更激烈的選戰中順利連任。
「淺耕欠收;深耕豐收。」我期待在座的各位國會新銳們,都能以最旺盛的雄心,不忘記獻身公共事務的初衷本心,培養自己的願景、擁有開闊的包容心、更要強化自己的執政論述能力,不僅為打造一個更優質、效率、清明的新國會而努力,也為更進步、繁榮、幸福的台灣國家而努力。
再次恭禧大家,也與各位彼此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