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今日(09/07)召開第第十一屆第五次中常會,今天特別邀請體委會陳全壽主委至中常會,針對2004年雅典奧運後台灣的體育發展方向提出報告,聽完陳主委的報告後,與會中常委也提出包括運動行銷、企業認養、及相關政策配套措施等多方面的建議。
聽完陳主委的報告及與會常委的意見後,主席做出以下裁示:
雅典奥運台灣代表隊創下了令人感動、驕傲的歷史成績,我們永遠都會記得,當台灣選手在跆拳道冠軍賽中獲勝的那一刻,幾百萬人熬夜守在電視機前,感動流淚的感覺。當台灣奧運會旗冉冉升起,國旗歌的旋律響徹國際的那一刻,民族成就與國家意識油然興起,相信全台灣人民的心都連在一起。那個神聖的時刻,台灣內部不分黨派、不分朝野,都在為台灣加油,為台灣的選手感到驕傲。
本屆雅典奧運台灣代表隊在跆拳道和射箭項目有亮麗的成績,但也不能忽略其他未能得獎項目選手的努力。他們有許多人與獎牌都只有一步之隔,只是因為臨場發揮不足才痛失奪牌機會,舉國上下都要給這次台灣代表隊優異的表現給予最高的讚賞和鼓勵。
七十二年來完成不了的奧運奪金夢,我們一舉用奪下兩面金牌來證明,只要有心,只要肯努力,沒有做不到的事。就像台灣跆拳道代表隊的隊訓一樣,「No Pains, No Gains」─能夠享受痛苦,才能擁抱勝利,這就是「台灣精神」的極致展現。
秉持這股堅定的「台灣精神」,展望二○○八北京奧運,我們不但要好,還要表現得更好。「前進北京、勇奪七金」就是四年後台灣代表隊的目標。這不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夢想,而是要用具體的行動和努力來完成的使命。我們除了要加強國內體育環境的軟硬體設備之外,就從現在起,行政院體委會也要立即規劃「二○○八奥運奪牌計劃」,為「前進北京、勇奪七金」作準備。
在培訓工作的預算及人力方面,行政院一定會、也一定要全力給予支持,除了鼓勵民間企業參與之外,建議行政院研擬擴大國營事業甚至金控公司贊助奧運培訓選手的計劃。如何提供本屆奧運奪牌選手、甚至表現良好選手一個不受干擾與完善的訓練環境固然重要,挖掘有奪牌潛力的選手、培植新生代奪牌接班人的工程,更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也是全國同胞應該共同參與的全民運動。
雖然台灣代表隊,受限於我國奥會和國際奥會簽訂的協議,不得不使用「中華台北」的名稱、會旗和會歌,可是陳詩欣選手奪得金牌後,激動地表示她很高興能替台灣拿到金牌,她要「把金牌獻給台灣的同胞」。朱木炎選手則在奪金之後的記者會中,強調「他來自台灣」。
陳詩欣和朱木炎不但創造了最好的機會,也把握住最好的機會,為「台灣」作了最好的國際宣傳,向國際宣告「台灣」的存在,讓「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也讓作為台灣人民的一份子,感到無限光榮和驕傲。
同樣的事情,我們也看到在德國舉行的第3屆國際奧林匹亞合唱大賽,因為中共的打壓,台灣團員不能升國旗、不能唱國歌,但是由8位國中小學老師組成的台灣合唱團,不但以天籟般的聲音奪下銀牌殊榮,而且突破中共的打壓,在表演完畢時拿著國旗繞場並且高喊「Taiwan」,團員們拿國旗的照片還登上了德國不萊梅報紙的頭版,這就是發自台灣人民內心對這塊土地的感情和精神,也是我們深感驕傲的「台灣精神」。
根據行政院新聞局一項最新的民調顯示,多數台灣人民都希望使用「台灣」做為對外的名稱,這樣的期待已經是全民共識,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台灣」的聲音隨時出現在國際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