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行政院客委會成立十週年,民進黨客家事務部今(14)日與台灣客家聯盟聯合主辦「體檢馬政府客家政績論壇」,邀請客家雜誌發行人陳石山、台灣科技大學兼任教授黃永達、花蓮希望之聲廣播電台董事長張鎮堃等人,針對民進黨執政時期與馬政府的客家政策、客家高等教育學術及客家基本法與傳播政策等議題,進行意見討論交流。
多位議題主談人、與會客家界領袖皆認為,客家基本法條文空洞、缺乏配套子法,也無法賦予客家族群主體性,主要之計必須先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立法,他們強調,唯有2012大選政黨輪替,才能讓客家政策回到有法有據的正軌方向。
論壇主持人、客家事務部主任楊長鎮指出,目前的「客家基本法」是既不客家、也不基本、更非法律,我們應先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以保障客話地位並課予相關主體支持客語文發展之義務,短期做法是修訂《客基法》條文,使重要概念具有規範性,並配套提出子法之立法案。長程目標必須重建多元文化主義憲政體制,並推動《多元文化基本法》,以保障各族群之平等及其文化權。同時,明年淘汰對族群政策沒有誠意、沒有理念也沒有方法的馬政府。
至於比較民進黨執政時期與馬政府的客家政策表現,客家雜誌發行人陳石山表示,兩位不論在台北市長任內,或是總統任內,馬英九的客家政績皆不如陳水扁,也不及格;他認為未來的執政政府,必須廣納四海人才,建立「人才庫」,確實落實客家政策,讓台灣成為全球客家文化與產業交流中心。
至於對目前台灣客家高等教育學術困境,台灣科技大學兼任教授黃永達表示,依據2000年民進黨執政期間的客家學院政策,2003年8月起於桃竹苗區皆陸續設立客家相關大學系所,但檢視近年發展狀況,客家系所課堂罕見使用客語教學、討論,聘用客籍教授人數也屈指可數,發展方向遠遠偏離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客家學院政策初衷。
此外,在客家傳播政策上,花蓮希望之聲廣播電台董事長張鎮堃指出,基本上國民黨政府是延續民進黨政策,但卻以黨同伐異的做法,打壓非支持國民黨的廣播人才,而在客語廣播人才本來有限下,造成節目品質低落危機。另外,當初馬英九2008年客家政策白皮書所提的成立全國性客家電台,至今尚未達成,完全跳票。
今日論壇會場有多達近70位客家界社團幹部、領袖出席,前民進黨族群部兩位主任張慶惠、彭添富,前台灣省政府主席林光華、台大客家研究中心主任邱榮舉、台灣客社社長張葉森皆出席與會,與會人士皆一致推崇民進黨執政時期客家政績,並主張2012大選執政必要輪替,讓台灣主權、客家權益獲得安定保障。
【附件】既不客家、也不基本、更非法律—解構馬政府的核心客家政績《客家基本法》及其施行
楊長鎮(民進黨客家事務部主任,曾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祕書)
一、客基法作為抵制《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煙幕彈
二、欠缺子法配套的《客基法》只是欺瞞客家人的空包彈
三、[既不客家]:根本欠缺客家族群主體性概念,而以政府及其行政為主體。
四、[也不基本]:完全未能定義客家作為一族群在整體國家權力結構中之基本地
位,更未見清楚完整之文化權、集體權保障概念。
五、[更非法律]:除極少數一、二條文為關於權利義務之具體規範,其餘如非程
序性條文,即屬宣示性或以行政措施即可進行之事項。
六、兩大重點一[客家重點鄉鎮]及[公事語言]只有空洞修辭,亳操作型定義及具
體規範。
七、我們期待怎樣的基本法?
1.應先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以保障客話地位並課予相關主體支持
客語文發展之義務。
2.短期做法:修訂《客基法》條文,使重要概念具有規範性,並配套
提出子法之立法案。
3.長程目標:重建多元文化主義憲政體制,並推動《多元文化基本法》,
以保障各族群之平等及其文化權。
八、結語:淘汰對客家沒有誠意、沒有理念也沒有方法的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