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連續兩天推出十年政綱後,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18)日上午前往板橋浮洲社區踏勘,提出住宅政策;並在浮洲社區報發行人鄭佳琳、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新北市黨部主委吳秉叡、立法委員陳節如與立法委員候選人羅致政、周雅淑等人的陪同下,瞭解當地住宅狀況。蔡英文指出,馬英九政府倉促上路「合宜住宅」政策,沒有顧及社區發展與都市建設,破壞了原先財務規劃的整體性與可行性;她也強調,都市發展、都市更新與社會住宅計畫,必須三者合一。
蔡英文說,浮洲社區距離新板特區僅一公里,交通持續在改善,包括特二號道路及台鐵鐵路站等,附近也有華僑中學、臺灣藝術大學,若能做好整體規劃與都市更新,可望成為優質社區,擁有優質生活;她並指出,本來預計將浮洲做為板橋的副都心與藝文的水岸社區,不過政府現在為了選舉,為了要對應民進黨提出的住宅政策,便倉促推出合宜住宅政策,將大家十幾年來合力檢討規劃的方案打亂;蔡英文認為,北部有很多老舊社區確實需要都市更新,但必須與整體的都市規畫一起做。
蔡英文指出,合宜住宅充分顯示馬政府在決策時忽略了在地的民意與溝通,沒有顧及社區發展與都市建設而倉促上路,將使社區的整體改造與更新無法實現,同時打破原先都市更新的財務計畫,破壞財務平衡;蔡英文也以榮工處變做合宜住宅為例,她強調,都市發展、都市更新與社會住宅計畫,必須三者合一,否則就算蓋了很多的合宜住宅,社區永遠是對立的,社區發展永遠不平衡,這種現象很普遍,譬如國宅、眷村改造,都造成了社區某種程度的對立,她也承諾,若民進黨重新執政,會重新檢討合宜住宅計畫。
蔡英文接著說明住宅政策的幾點主張,第一、反對一次性降價的合宜住宅,建立與私有房屋市場有區隔的公共住宅部門,並以都會地區住宅存量的10%為目標,提供社會上以低租金取得合理住宅環境的年輕人、社會弱勢者,或身心障礙者的需求。第二、公共住宅蓋在交通便利、社會福利照顧體系完善的地方,且與一般住宅相融合。第三、透過公辦都更,由政府進行初期規劃,整合住戶的安置,加速都市更新的速度,一方面改善整個地區的生活機能與品質,另一方面透過都市更新,取得更多的社會住宅與公共住宅的用地或房舍,而政府透過投入公共設施,以及很多的教育與道路的投資,讓人民的生活環境更好,有更多的綠地,讓社區住宅都有電梯與停車位。
蔡英文進一步解釋,公共住宅部門目的是希望與私人市場的住宅有所區隔,她指出,合宜住宅與國民住宅是一樣的,雖以平價賣出,但一旦賣出後就進入私人市場,「只是一次性的降價」,沒有讓社會上無法負擔私人市場價格的人,有一個合理的住宅空間,所以,政府必須推動公共部門的房屋供給,而且「只租不賣」,提供給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年輕人的家庭、弱勢者與身心障礙者,同時保留社區所需要的照養中心、公共服務與空間,讓整體的社區發展結合社會福利與照養,蔡英文進一步表示,主要的執行單位在內政部,但同時必須具備跨部會的協調功能。
會後針對媒體詢問社會住宅的數量永遠不足,對於住戶有無設定退場機制?蔡英文表示,會持續檢查住戶的所得與生活情形,審查資格,到了一定的階段就必須退出。她也強調,必須持續增加公共住宅與社會住宅的供給,長期目標是希望達到都會地區住宅存量的10%。
至於十年政綱陸續發表,執政黨卻常以「已經在做了」回應,蔡英文對此表示,可以感覺到政府對於她提出一連串的政策顯得相當緊張,可是在對應上卻顯得空洞,這也顯示政府在這些問題與社會需求上,缺乏整體思考,也沒有整體的應對計畫,譬如去年選舉,民進黨提出社會住宅,政府就倉促推出合宜住宅,打破了社區發展的整體性與財務的可行性,現在針對民進黨所談的計畫與思考,又不見實質的對應與方案,只是用「正在做」或是抽象的觀念回應,充分表現出馬政府沒有思考這些問題,也沒有實質政策。
另有媒體詢問,內政部質疑她昨日所提出的區域均衡發展「政策空洞」,蔡英文指出,如果是一般民眾這麼說,還可以理解,也會持續加強說明,但內政部是主管機關,必須有整體思考,對相關政策也應該相當清楚,知道過去的問題在哪裡,應該要怎麼解決,當在野黨提出一個有效方案時,內政部應該看得懂也聽得懂,她認為內政部的反應有兩個結論,一個是內政部相關的政務官不用功,沒有思考問題,另外則是如果內政部經過思考,也有用功,就表示他們沒有對應方案,而民進黨所提出的是有實質性、整體性考量的方案,希望政府懸崖勒馬,停止錯誤的政策,好好做一整體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