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美西時間18日來到訪美最後一站洛杉磯Pasadena Civic Auditorium(市民歌劇院),現場超過三千人熱情高喊「蔡總統」、「凍蒜」。蔡英文重申「台灣共識」的必要性與它和「九二共識」的差別,也向群眾仔細分析總統大選應該投給蔡英文的三個理由,和不該再投給馬英九的三個理由。
蔡英文致詞說,這次在美國訪問六個城市,許多台灣鄉親替她加油,不只是期待蔡英文當總統或因為喜歡蔡英文,而是期待蔡英文為大家做事、讓台灣更好。她介紹她的副手、黨秘書長蘇嘉全說,過去三年蘇嘉全與她攜手讓民進黨從最低迷的情況走出來,使民進黨今天可以挑戰2012年。蘇嘉全是創黨黨員,也是黨內有名的戰將,為民進黨和台灣的民主發展付出甚多。去年蘇嘉全挑戰最困難的台中市長選舉,從最初民調落後30幾%,打到最後小輸3萬票,如果沒有選前一夜的槍擊案,蘇嘉全現在就是台中市長了,但也許是老天爺的意思,讓蘇嘉全次和她一起搭擋參選,一同走向2012年總統、副總統選舉的勝利。
蔡英文說,蘇嘉全擔任過立委、屏東縣長、內政部長與農委會主委,歷練完整、政治經驗相當豐富,是民進黨中生代指標性人物。她提名蘇嘉全做副總統參選人,就是要彰顯民進黨對台灣的農業、農民、基層與大眾的關懷與親近。
蔡英文向台僑說三個要替她拉票的理由,第一、蔡英文帶領民進黨再起,讓民進黨可以挑戰2012年並與國民黨分庭抗禮。此外她領導民進黨轉型成功,從過去黨外對抗威權、帶有強烈社會運動色彩,到今天成為注重政策、注重國家治理能力、注重如何根本性解決國家問題的政黨,成為成熟、理性、有執政能力、有政策規劃能力、有遠見且有格局的政黨。
第二、蔡英文已經準備好帶領台灣改變,要讓台灣在下一個階段變成有競爭力、有社會關懷、有環保概念、走向有效的國防,且能夠讓台灣人有尊嚴的台灣。蔡英文說,現在需要一個領導人帶領國家的執政團隊與人民,至於要做的事情,她認為首先要進行司法改革,因為司法是社會公平正義最重要的一道防線,應該要讓司法可以信賴、親近,是保障人民的。
經濟方面,她說她要帶領改變經濟體質,讓經濟發展著重於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與新產業,而不是停留在舊的、只重視經濟成長率與成本競爭的經濟觀念。她強調,馬政府宣稱現在的經濟問題,中國會提供所有的答案,但台灣的經濟轉型要靠自己,不是靠中國給我們所有的答案,「答案在我們自己的手上!」一定要讓台灣的技術、文化與社會的優質面反映在產業上,讓產業更具競爭力,並與在地因素緊緊結合,使產業反映出台灣的特色。
蔡英文憂心台灣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問題。她說,以前大家認為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只要努力就能念好學校、找到好工作、有好收入,可以養兒育女、撫養雙親,但今天因為很多結構上的問題,導致原來的假設不一定存在。過去靠自身努力就可改變階級制度的人,今天發現階級流動愈來愈困難。「這樣的的社會不會和諧,也不會給人希望」,她強調一定要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
蔡英文也說要解決區域發展不均,包括南北的差距、東西的差距、城鄉的差距,還有世代正義的問題。如果我們這個世代累積很多國家債務,不加以控制與還清,就會留給下一世代過多債務。此外現在的台灣「需要一個領導人恢復我們對自己的自信,恢復社會的公平正義,這個領導人就是蔡英文!」
第三個理由,蔡英文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政治的對抗造成人民分裂,需要一個領導人以「台灣共識」團結台灣,讓團結的台灣得以面對中國的崛起,台灣人希望跟中國維持一個和平的關係,但同時也要維持自己的尊嚴與國家的主權,「這是我們共同的使命!」;蔡英文呼籲一起找出更多的支持者,「選蔡英文改變台灣,改變未來的命運。」
蔡英文也指出三個不選馬英九當總統的理由,第一、過去三年多,總統沒有領導台灣,只看到總統對政治的操弄以及誇大的文宣,不見總統實質的領導,只有政治的對抗,總統只在意自己的連任,造成人民更加分歧與對立,所以要換一個總統。蔡英文認為這樣的總統讓台灣失去信心,遇到困難的時候,總統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找中國商量一下。」但蔡英文認為台灣應該跟中國平等、互利互惠的往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拒絕中國片面的讓利。」
第二、馬英九對台灣的未來沒有完整的看法、沒有完整的規劃,沒有願景、只有空頭支票。她說,即便有聽過總統的政策,但「這些政策有時候聽起來蠻熟悉的,因為他都是抄襲民進黨」。她說,馬政府執政近四年,累積的國家債務超過民進黨八年執政,在如此快速累積國債的背後,人民看不到馬政府對國家有實質建設,人民只感受到有更多人找不到工作。
蔡英文說,總統強調經濟成長率有增加,但經濟成長率不代表經濟的實質利益被人民分享。台灣的外銷訂單有一半是在國外生產,受益的不是台灣的農工大眾,而是資本家;國人的實質薪資所得沒有增加、一直在倒退,社會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她說,馬政府執政讓人民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台灣亟需一個社會福利、社會安全體系,但大家看不到馬政府告訴人民他們要怎麼來做,「沒有關係,他們不做,我們來做。」
第三個不支持馬英九的理由,蔡英文說,馬英九的政策傾向財團、照顧有錢人的利益,但在全球化的今天,農工大眾、中小企業、中下階層等,才是最需要政府照顧的人。人民不希望社會產生更多紛擾、對立,台灣一定要換一個政府。
蔡英文表示,經歷2008年大選失敗,民進黨負責任提出「十年政綱」,讓台灣人民知道將來十年民進黨要為台灣做些什麼。她說,有些事情現在不做,台灣會日益削弱,下一個世代將沒有機會、看不到明天。民進黨提出的十年政綱,就是要用十年時間改變台灣的體質,讓台灣更有競爭力,讓台灣更和平,讓台灣的環境受保護、免受核能安全威脅,這些都是十年政綱中體現、下一階段台灣該做的事。
對於馬英九說他要提出「黃金十年」,蔡英文說,如果台灣面臨很嚴峻的挑戰,許多社會問題需要根本性的改革,此時特別需要凝聚大家的意志,共同面對這些嚴酷挑戰,「總統怎麼可以說是『黃金』呢?」「這是源自總統對未來的誤判」、「以為一切都是美好嗎?」她說,未來沒有一定美好,一定要經過大家的努力,才會有確定而且讓人民感到安心的未來。據此,「總統不能夠迴避這些挑戰」、「如果總統只是告訴人民有『黃金十年』,這代表總統對於未來的情勢可能不太清楚!」
蔡英文還說,這段時間總統最喜歡挑戰在野黨,尤其是挑戰在野黨主席。總統最喜歡挑戰的問題是「九二共識」,其次講最多的是「米酒」,但馬英九做了三年多的總統,「只有這兩件事情可以講嗎?」台灣面臨這麼多國家、社會與經濟問題,難道總統都沒有感覺到嗎?
針對馬英九批評「台灣共識」是「預售屋」,蔡英文重申立場說,「台灣共識」是台灣人民共同建構一個大家可以住的安全、舒適的房子,而「九二共識」充其量只是一個沒有申請建築執照的鐵皮屋。她指出,總統9月2日特別召開記者會說「『不統、不獨、不武』就是『台灣共識』」,9月15日他的競選大將金溥聰卻說「台灣共識是文字遊戲」,「如果把兩個人的話放在一起,就是『不統、不獨、不武是文字遊戲』」。
蔡英文說,世界都同意和支持用和平方式解決的方案,國民黨逕行加上「不統、不獨、不武」的前提條件,這與普世的價值有差異。她還說,「不統、不獨、不武」一開始是「不獨、不武」,這是國民黨、共產黨間的協議,後來馬英九加上「不統」,但它始終不是台灣人有了共識後再與中國談判、經透明化與民主程序產生出來的,它基本上就是國民黨和中國之間的協議。
她強調,反觀「台灣共識」是一個民主的過程,是要讓台灣人在充分的資訊與透明化下,透過民主程序與全民參與,一起凝聚共識,大家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放開心胸,與別人充分討論,將不同的立場做一適當的妥協,產生一個共同的基礎,讓台灣可以團結地去面對中國的崛起,這才是台灣面對中國時該有的態度。蔡英文強調,「台灣共識」是她在領導台灣下一個階段的政府時,凝聚台灣團結最重要的一個共識。
蔡英文表示,剩三個多月就要選舉,雖然現在看來選情有點冷,但因雙方實力相近,最後會變成非常激烈。她強調,民進黨要以政策說服選民,透過選舉同時累積將來團結的基礎,不希望過度對抗,也不希望在政治議題上或兩岸政策做過度的攻防,造成台灣的籌碼流失並限縮自己的空間。她重申,民進黨要的是以政策為走向、以共識為基礎、以社會和諧為本的選舉,但並不代表走這樣的路線選情就會很冷,「只要大家相信這個路線是正確的,相信只要團結就會成功,將來三個多月的選情一定很熱!」
但她也說,選舉需要很多組織活動,因此拜託現場支持者手機裡放十個電話號碼,三不五時打電話確認這些人沒有跑掉。她說2012的選戰非常艱困,「這是一個沒有黨產、沒有財力資源的政黨候選人,對抗一個財務資源豐富的政黨候選人」,加上對手又是現任總統,有許多行政資源可用,所幸她有一個很大的資源是對手沒有的,那就是支持者的熱情;她懇請台僑發揮影響力,每個人至少影響一百張在台灣的選票,在未來三個多月與她緊緊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起走向2012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