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取得『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委員地位,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表示,台灣在自身漁業實力及國際的協助下,終能參與委員會,維護我國漁民之權益,是振奮人心的消息,樂見民進黨執政時期就開始推動的工作能夠開花結果;然而為了務實參與這個國際漁業組織,台灣以『中華台北』為名,『捕魚實體』的獨特身份,卻仍遭到中國打壓,過程中感受不到北京的善意,馬政府所謂的『活路外交』也無法為台灣創造更大國際空間,令人遺憾。
林俊憲表示,馬總統近日對台灣主權的不當發言,如國慶文告中的『兩岸不是國際關係』、10月16日國民黨中常會上表示『兩岸航線不是國際航線』,今(18)日更指出,基於憲法,『跟大陸的關係就不可能是國際關係,而是一種特殊的關係』等,讓支持台灣的國際友人誤解兩岸一體,無須協助。上個月台灣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雖然美國國會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ICAO理事長卻直言,是中國政府建議,台灣只得以『來賓(Guest)』身份受邀參加。
在馬政府以模糊主權的方式向北京乞援,以求『合情合理安排』的情況下,林俊憲憂心台灣的國際空間,將會越走越窄。他指出,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模式已沿用至國際民航組織:中國決定,台灣才能拿到單次邀請,而這樣的情況未來將越來越多。民進黨呼籲馬政府,不能以自陷一中框架而得到的結果沾沾自喜,必須持續積極爭取國際支援,增加談判籌碼,開拓走出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