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今(8)日召開第十五屆第六十四次中常會,由國際事務部主任劉世忠博士報告「從日韓經驗看台灣參與TPP/RCEPS/FTAs談判之戰略」。黨主席蘇貞昌致詞時提出「經濟的四個優先」,呼籲馬政府將「優先提高薪資水準、優先協助青年就業、優先照顧中小企業、優先為TPP準備」等四項工作,做為今年施政重點,好讓台灣早日打破「悶經濟」。
今日是2014年第一次中常會,黨主席蘇貞昌致詞時首先向與會同志拜年。他表示,民進黨去年初提出「3‧4‧5」的經濟目標(薪資成長3%以上、失業率4%以下、GDP成長5%以上)」,期待政府把握國際景氣好轉的契機,振興經濟,讓人民過好生活。但一年來,政府只喊口號拼經濟,卻把心力放政爭上,「經濟悶,民生苦,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成長無法保二,薪資水準倒退回十六年前」,政府還帶頭調漲油電瓦斯價格,加重人民負擔,讓人民痛苦不堪。
蘇主席說,今年我們已不敢期待政府在經濟上能有所作為,「但以人民生活為念」,他仍要呼籲政府以「經濟的四個優先」為施政重點,讓台灣早日打破悶經濟:
1. 優先提高薪資水準:提高薪資是提升消費、帶動經濟的良方,政府與其道德呼籲企業加薪,不如拿出具體政策,誘引企業加薪。
2. 優先協助青年就業:青年失業率超過13%,是國民平均失業率的三倍,除從教育體系、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外,政府應有更積極作為,包括鼓勵企業僱用青年、針對長期失業青年提供客制化輔導及出資挹注青年微型創投,協助青年就業。
3. 優先照顧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提供七成以上的就業人口,政府應協助中小企業創新技術、人才培育、貸款融資,更應強化「台灣製造」的附加價值,透過中小企業的活力韌性,拉動台灣整體經濟。
4. 優先為TPP準備:加入TPP已是朝野共識,主政者與其做不必要的政治動作,不如負起責任,展開行動,包括:全面檢視TPP領袖會議所宣示原則、各談判國間重要議題,並審酌調整產業升級、法制典章等,同時,也要全力爭取美、日等TPP談判國的支持。
在聽取劉世忠「從日韓經驗看台灣參與TPP/RCEPS/FTAs談判之戰略」專案報告後,與會中常委分別從國際政經局勢、區域安全戰略及貿易自由化、台灣經濟現況等角度進行相關討論。蘇主席裁示,去年他訪問華府時向美方明確表達民進黨認為台灣應加入TPP的立場,黨部政策會、智庫也展開相關研究,並在黨內對中政策會議上觸及這一課題。此外,民進黨去年底指派訪問團赴日本、韓國考察他們對外經貿談判的戰略與經驗,「我們雖然是在野黨,但很早就針對TPP、RCEP等議題做準備。」
蘇主席說,台灣加入TPP、RCEP及爭取洽簽更多FTA等,符合台灣的利益,所以民進黨支持台紐、台星貿易協議。他說,加入TPP、RCEP是政府的責任,很多準備工作馬政府現在就應該開始做,包括:儘速鬆綁國內相關法規;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與改革;組織跨部會對外經貿談判團隊,培養談判人才;分階段性與優先性,針對不同性質與不同對象,擬訂相關談判戰略,列出台灣的底線以及必須確保的產業;協助可能受影響產業的相關輔導轉型與補助措施。制訂對外談判相關法規,確保一定程度的透明性與做好社會溝通等等。
此外,蘇主席在常會前針對前交通部長郭瑤琪今日發監一事受訪表示,近日兩件事情看出國家機制的失能,讓人非常痛心;首先是檢察總長黃世銘洩密案起訴,檢評會公布七大罪狀,移交監院卻竟然兩度彈劾遭否決。他說,監察院因為政治操弄而喪失功能,民進黨嚴正要求將黃世銘涉及案件的調查經過與結果公布,讓社會了解為何國家機關竟被政治操弄至此。第二件事則是前交通部長郭瑤琪的案子,蘇主席說,此案並無直接證據,只有證人單方面、反覆且矛盾的證詞,結果一、二審都判無罪,卻在更審時重判。更審判決嚴重違背無罪推定的基本原則,因此民進黨上月在中常會通過聲援郭瑤琪的決議,要求司法機關謹守法學基本原則、給予最後救濟的可能,無奈今日仍是這樣的遺憾,「我們重申本黨支持郭前部長爭取清白的一切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