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今(30)日由黨發言人徐佳青陪同出席凱達格蘭學校第七期青年領袖夏令營始業式並以「從世界的變局看台灣的機會與挑戰」為題發表專題演講,蔡主席鼓勵年輕人要建立人際網路,且應培養「問問題」及「組織」兩種能力。蔡主席表示,沒有問問題的能力表示對事情的觀察不夠深入,也沒有思考力、缺乏足夠的好奇心,問問題的能力是一個年輕人往前走的最重要的動力所在。她也說,組織的能力,絕對不是英雄式、革命式的領導,現代社會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因為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個人可以解決,而是要找一群人跟你共同解決、成就一件事情。
針對學員提問民進黨是社會運動起家,如何看待三月太陽花學運?蔡主席認為,民進黨起家的年代是對抗國民黨的威權體系,當時台灣因為經濟發展,社會富裕已達一個程度,必然會出現走向民主化的需求。民進黨執政時已將台灣的民主化往前推,但國民黨2008年重返執政後,卻又帶回威權體制遺緒。她說,很多人稱學運是二次民主化的方式,她認為台灣是處於持續民主化的過程,但台灣社會缺少一股新生的力量,以及社會的力量來把社會往前推,政治體系裡的人來推動台灣社會改革的力道是不足的,因為他們已經進入政治體系,且因政治體系被過去許多框架綁住,因此,必須要由受到威權體系影響較少的新世代來推動,台灣需要一股新的社會力量,學運就是一股新的社會力量。
至於學員詢問有關社會力需要公民社會支撐,但目前的社會運動都是爆發性及短期性阻擋不公不義之事,卻無法長期運作,有無其他出路?蔡主席認為,台灣社會需要很多不同的公民團體來展現不同的公民社會價值,讓很多社會力在不同組織裡面串連起來,但由於現實的經費問題,這些組織性的結構並不完整。她也認為,社會團體經費的挹注如果來自政府或企業,可能會受到政府或企業影響,因此來源是最大的問題。她舉2012年總統大選為例,當時留下一項紀錄,台灣從來沒有總統大選經費的三分之二是來自於小額募款。她指出,非政府組織領導人的募款能力很重要,這能力來自理念可以感動社會且擁有與社會共享的價值,她認為台灣社會必須要有特別的立法,讓社會團體的財源和所需的資源可從社會募集而來,這樣一來,社會力才會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