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今(12)日應邀出席台大論壇,以「台灣的未來」為主題發表演說,演說全文如下:
張慶瑞張副校長,還有我們台大國發所的各位老師,還有我的老同事陳明通所長,在場還有很多台大的老師,很多都是我的舊識,也是我的好朋友,有些是學長,有些是學弟,在場有很多我們台大的同學和各位貴賓,大家早安!大家好!
今天真的很榮幸能夠受到邀請來到在台大論壇給一個演講,因為這兩個星期以來台灣社會一直在聚焦在高雄的嚴重的氣爆事件,這個事件震驚了全國,在大家應該共同協助高雄投入重建的時候,我曾經猶豫要不要今天如期來參加這個論壇並進行稍早安排的演講,但是考慮到高雄氣爆所反映出來台灣的種種問題,和今天論壇主題「台灣的未來」其實是息息相關,所以,我也決定利用今天的機會和大家分享對於台灣的現況與未來的一些想法,同時也要藉這個機會為高雄發聲。
高雄災變造成許多國人同胞生命和財產的損失,也讓台灣社會共同經歷了一個令人悲傷又煎熬的過程。災變發生之後,我們看到市長與他的市府團隊盡最大努力處理救災與善後、重建的工作,我們也看到社會各界的愛心捐助與志工人力湧入高雄,在全國各界呼籲之下,我們也看到中央政府在協助善後跟重建上面有了一些回應。
台灣只有一個,任何地方發生重大災變或事故,就是全台灣的事情,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大家必須不分你我,不分中央和地方,共同面對因應,才能克服困難,平撫傷痛,恢復正常的生活。政治是眾人之事,如果當前台灣的政治,在面對重大災變或事故的時候,還有藍綠或中央和地方之分,那麼,我們就必須共同努力來改變台灣的政治,才能凝聚台灣社會及人民力量,走出傷痛,走向未來。
高雄氣爆事件雖然是意外事故,但是它凸顯了一些台灣長期以來的根本的問題:高雄市今天會成為市區遍佈危險的石化管線的石化之都,就是在早年GDP成長至上、不重視安全跟環保的經濟發展思維下的產物;石化產業安全和管線的管理埋設及監測長期被忽視甚至於沒有管理的法律的依據,重大的災變防救工作也缺乏專責機構的統籌,終於造成今天我們覺得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
所以,推動高雄市的重建工作,必須要面對這些根本的問題,我們不能為了維繫較高的經濟的成長,繼續讓高雄的環境、土地跟居民承受巨大的風險和傷害,我們也不能夠繼續任令鬆散的管理的體系讓高雄市民不能免於生活的不安全的恐懼。
因此,中央和地方共同在最短的時間清查高雄及全台地下管線來確保安全,的確是最重要也是最首要之務,新任的經濟部長應該以此為最優先的工作,此外,長期以來我們看到高雄的市區有這麼多危險的管線,顯示出來石化產業的空間布局有不合理的地方,而重新布局也面臨諸多環保和安全的議題,因此,長久之計在石化產業必須升級,走向高質化,並且以接近零廢棄、零排放、零事故的目標來努力,因此中央和地方必須合力進行整體的規劃,並且協助業者升級轉型,就此,民進黨也成立了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的工作小組,希望與業者、環保團體和相關專業團體積極進行對話,總而言之,未來的高雄的重建,除了災區道路、交通及生活機能的復原和重建之外,我們也必須同步解決石化工業與城市安全、市民生活衝突的問題;也必須重新思考及規劃推動石化業乃至於台灣經濟轉型問題,並更加重視區域均衡發展及資源合理的配置,進而為高雄的產業轉型及永續成長尋找一個可行的道路,在這裡,我要誠摯地呼籲,台灣要積極推動正向的改變,而我們就應該從高雄市的重建開始。
以下我想要跟各位分享就是台灣整體所面臨的一個外在跟全球的變局,還有台灣所需要的發展的新的戰略。
近年台灣面對的內外在挑戰其實是日益嚴重,金融海嘯之後的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經濟結構與產業供應鏈其實是變化非常的劇烈,區域經濟整合加速造成全球版塊的重整,對台灣發展的影響愈來愈大;中國的崛起和兩岸的關係更是攸關台灣的未來。
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台灣經濟發展的模式,首先,台灣自1960年代開始便成功推動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成長模式,近10多年來因應全球化的趨勢,更進一步發展出以ICT產業為主力、以「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代工出口成長模式。但這一個的成長模式一方面和國內就業、薪資脫節,並造成所得分配惡化,另一方面又面臨國際供需結構調整的衝擊,如果不快速的調整、改變,台灣未來經濟成長勢將要受到嚴酷的考驗。
其次,「中國因素」也是台灣未來發展必面對的挑戰。中國GDP規模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市場磁吸效應導致愈來愈多的台灣投資及就業機會流向中國;台灣高級人才和產業核心技術也在高薪吸引及日益擴大的產業合作下,大量挹注中國人才和技術的缺口。近年中國致力於經濟的轉型,中資企業大量從台商挖角或者模仿、抄襲技術,對台商構成與日競爭的壓力。但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只是一味重視開放,不僅缺乏風險的考量,也沒有積極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在2010年簽署ECFA之後,更致力加速兩岸間的自由貿易關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草率的簽署及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的加速談判,在在顯示事前既缺乏對產業與就業等衝擊的完整評估,而且也沒有和社會及產業界充分討論與溝通。這也就是導致今年3月太陽花學運反服貿協議的ㄧ個重要因素。
另外,我們還面對的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TPP,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也就是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的趨勢快速發展,馬政府只專注於兩岸的服貿、貨貿協議,卻不思索如何有力突破和主要的貿易對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阻力。結果不僅造成台灣更加依賴中國市場,而且和全球接軌的目的距離愈來愈遠。面對馬政府主導下的服貿、貨貿協議的談判,台灣的社會憂慮馬政府假「全球化」之名義推動「中國化」, 是許多人反對聲浪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面對全球新情勢及經濟版圖快速重整,台灣要在區域及世界經濟舞台上發揮關鍵性的角色,就必須建構全新的發展戰略,強化本身核心的競爭力,並且由內而外,極大化台灣對亞洲、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價值。
台灣是ㄧ個開放型的海島經濟,面對內部結構性的問題及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必須要尋求可以兼顧出口和內需,連結全球化和在地化,以創新為導向,以增加就業、薪資以及人民生活福祉為目標的新經濟成長模式。未來台灣要大力推動產業創新,透過創新淬鍊出新的產品、技術、服務及產銷模式,同時也要大力投資和台灣人口結構轉變及提升生活品質相關的內需產業及社會的基礎建設,以創新及高品質的投資作為驅動經濟成長的新動能。民進黨將要召開公民經濟會議,我們希望透過與社會及產業界的對話與完整討論,共同找出一個最適合台灣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台灣是ㄧ個民主、開放、多元的社會,我們的多元文化象徵著自由的特質與生命力,也是帶動創新與進步的動力。台灣的文化多元還有它的強大的包容力,可以讓我們能夠快速且順利與亞洲各國連結起來,進一步幫助我們與全世界連結。另一方面,台灣的民主制度與價值是維繫亞洲和平穩定的重要基石,我們不僅是亞洲民主化的標竿,對於中國的未來發展、兩岸的和平與發展、乃至於區域的安全與穩定,更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台灣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戰略價值與優勢,以多元的文化與民主價值作為資產,在區域及國際事務上,和其他國家共同合作,共同維持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善盡台灣做為國際社會一份子的責任。
那麼在兩岸關係上面,維繫台灣的自主性是核心的問題。我們不需要排除或排斥兩岸經貿互動跟連結,但是我們要堅持台灣必須同步融入區域經濟的整合,包括加入TPP、RCEP等;我們必須更有策略、全方位地推動洽簽FTA,並且積極參與多邊及複邊的貿易協定的談判。同時,我們也要強化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連結,更積極投入包括東南亞、印度在內的新興市場,推動全方位的對外自由貿易和投資的關係。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在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曾經提醒台灣,她說,失去經濟的自主性,就會傷害到政治的自主性。這正是民進黨和馬政府最大不同的所在,我們主張平衡且多元的經貿戰略,堅持台灣在經濟上保持自主,才不會受到外力的干預,傷害我們的民主、自由,以及政治上的自主性。
那麼,我們也願意面對兩岸長期存在的歧見,為了積極尋求兩岸爭議的化解之道,民進黨會以堅定、務實、穩健的步伐,努力和對岸建立全新的互動及溝通的模式,以實踐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互動的關係。
最後,我想以下面來做一個結語, 台灣的未來,關鍵在於我們的抉擇。當前台灣面對諸多前所未有的內外挑戰,處境是真的很艱難,做為政治領袖及負責任的政黨,必須充分體認台灣所處的局勢及面對的問題,進而指引台灣前進的方向及未來的願景,並且帶領大家,同心協力克服困難,朝向目標來邁進。
台灣的未來,需要大家以前瞻的眼光、理性的判斷,共同來構築願景,也需要大家智慧的抉擇,凝聚集體的意志,共同推動改變,實踐未來的願景。
今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對台灣未來的看法,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集思廣義,共同為台灣找出前進的方向與動力;並希望在此關鍵的時刻,助高雄市一臂之力,為高雄的重建和轉型,尋求可長可久的解決方案,畢其功於一役,謝謝!謝謝大家!